两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特征及控制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两起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疫情特征与控制效果,为今后类似疫情的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两起暴发流腮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两起流腮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效果,用罹患率分析流行强度,用卡方检验评价控制效果。结果 2011年T小学共有教学班24个,学生1 074名,流腮发病128例,罹患率为11.92%;L小学全校共有教学班15个,学生769名,发病16例,罹患率为2.08%,两所小学的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21,P0.01);T小学疫情持续85d,有5个流行高峰,每个高峰均在最长潜伏期21d后出现;L小学疫情持续38d,有1个流行高峰;T小学有免疫史者570人,接种率为72.34%(570/788);L小学有免疫史者521人,接种率为78.94%(521/660),两校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P0.01);无免疫史、1剂次、2剂次免疫史的罹患率分别为11.48%、5.29%、3.46%,不同免疫史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5,P0.01);T小学在完成应急接种后还出现2个流行高峰,L小学采取控制措施后未出现流行高峰,15d后疫情终止。结论学校是传染病爆发流行高危地带,学校应加强疫情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早采取以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应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合作,做好学生查验接种证工作。
|
|
|
|
1 |
肖邦忠;罗兴建;吴国辉;李秀安;张静秋;龙江;戚小东;;一起食源性霍乱爆发的调查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
2 |
陆献耀;王炜;方春福;;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疫情的调查分析[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九卷 预防分卷)[C];2006年 |
3 |
凃美瑜;林芸甄;郭常勝;;大肠直肠癌患者饮食型态之探讨[A];膳食变迁对民众健康的影响:挑战与应对——第二届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