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太平洋中部低熟烃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分布及其演化特征

张海生  倪建宇  扈传昱  周怀阳  薛斌  张宏  姚旭莹  卢冰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内标法对中太平洋深海MP2001-01短柱地层中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及其转化率、族组成、总烃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饱和烃/芳烃比值低,非烃含量高,类异戊二烯含量高,奇碳数优势弱(CPI为0.983—1.382),显示出具有低成熟度特点;同时发现烃类生物标志物的分子组合指数(轻重烃比值nC2-3/nC2+4)为0.631—0.950,标志本区低成熟烃母质主要来源于混合源。研究还显示,芳烃的甲基化和甲基重排作用受原始可溶有机质丰度、来源和演化程度的控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文瑞;石学法;;中太平洋海山水成结核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胡大千;初凤友;姚杰;;中太平洋富钴结壳的矿物组成及元素赋存状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赵俐红;高金耀;金翔龙;;中太平洋海山成因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俐红;高金耀;金翔龙;;麦哲伦海山链构造成因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第二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任兆鹏;张苏平;;0209号台风北方暴雨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吕俊梅;琚建华;张庆云;陶诗言;;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冷、暖背景下ENSO循环的特征[A];第六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5年
7 谢瑞煌;黄菲;;印度洋-太平洋海表温度异常的S-EOF模态时空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二届研究生年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崔茂常;莫军;乔方利;;热带太平洋、印度洋海面水温与相关大气环流变异规律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3年
9 李志安;林巧;陈黎;;太阳辐射的50天振荡与厄尔尼诺事件[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10 刘衍韫;刘秦玉;刘征宇;;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海气相互作用关键区的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文气象分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潮汐及海平面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计算海洋物理专业委员会、山东(暨青岛市)海洋湖沼学会2005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迎春;中太平洋海区富钴结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2 李云海;中太平洋及东海陆架海洋雾状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蔡毅华;太平洋富钴结壳的生长与元素富集机理[D];厦门大学;2002年
4 佟景贵;太平洋富钴结壳矿物地球化学及古海洋与古环境重建[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王宏娜;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变化及其与ENSO循环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9年
6 王翠苹;墨西哥湾—南海海底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7 卜文瑞;太平洋富钴结壳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指示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8 齐庆华;西太平洋暖池纬向变异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9 邢娜;太平洋富钴结壳生长速率的综合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赵俐红;中西太平洋富钴结壳生长海山的构造成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衍韫;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海气相互作用关键区及对外强迫响应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2 郑冬梅;热带印度洋—太平洋热力异常联合模及其对我国旱涝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3 梅士龙;黑潮海温异常的机制及其对我国降水影响的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4 张艳;西太平洋富钴结壳超微化石地层学研究及其生长年代[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殷实;西北太平洋海面粗糙度分布与变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李明;热带太平洋风应力场和海温场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试验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派记者 左朝胜 通讯员 陈惠玲;“海洋六号”完成中太平洋某海山侦查性科考[N];科技日报;2011年
2 本报通讯员 李青 本报记者 陈惠玲;“海洋四号”上的首席科学家[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3 尚力;美拟建最大海洋生物避难所[N];大众科技报;2008年
4 陈韩晖 陈惠玲;“海洋四号”深海探宝满载归[N];中国水运报;2003年
5 高琳;厄尔尼诺会卷土重来吗?[N];中国气象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杨梅菊;拉尼娜归来?[N];中国气象报;2009年
7 记者 田雪莲;2000项成果支撑我国海洋矿产勘查开发[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记者 吴越;上帝之子再度光顾[N];中国气象报;2009年
9 张永 编译;气候变化影响太平洋洋流[N];中国气象报;2010年
10 特派记者 左朝胜 通讯员 陈惠玲;“海洋六号”深海喜获“白加黑”岩芯样品[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