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转型过程、特征与机制——以黄山市卖花渔村为例

陈晓华  黄永燕  王锈贤  
【摘要】:基于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视角,以黄山市歙县卖花渔村为例,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制度空间3个维度分析传统村落空间转型过程、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卖花渔村空间转型经历了内生性缓慢转型发展、外源性空间快速扩展、有序化空间品质提升3个阶段。2)随着盆景产业复兴和乡村旅游业兴起,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分化重塑、社会空间解体重构、制度空间日趋完善,呈现出空间功能复合化、社会关系开放化、空间主体多元化的空间转型特征。3)在社会关系变迁、资本投入、权力干预等共同作用下,社会空间、物质空间及制度空间互动演进,共同推动了传统村落空间转型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张于;杨宇杰;;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J];才智;2016年29期
2 刘梦婷;汤黎明;;基于案例的传统村落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2年24期
3 钟虹滨;刘姝慧;;传统村落人文景观意象的营造[J];住宅科技;2007年09期
4 黄鑫;;旅游背景下“城中村”型传统村落的复兴[J];居业;2017年06期
5 王昌永;;传统村落与乡愁的缓释——关于当前保护传统村落正当性和方法的思考[J];建设科技;2015年11期
6 陈果;张霁;;传统村落保护规划中公共空间作用浅析[J];四川建筑;2015年03期
7 马航;;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1期
8 朱明豪;张晓瑞;闫旭;;安徽省传统村落地域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03期
9 潘郁南;;传统村落中的文物建筑保护问题探讨[J];东方收藏;2021年13期
10 余厚洪;;文化视角下的丽水传统村落与乡土记忆论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9年06期
11 张沛;李稷;张中华;;秦巴山区传统村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0年03期
12 张美伶;;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初探[J];西部皮革;2020年15期
13 刘雨;朱传民;;基于SWOT法的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20年18期
14 牛芳;;长城堡寨型传统村落的价值特色认知初探[J];山西建筑;2016年31期
15 祁嘉华;李艳;;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闽北地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7年05期
16 林喜兴;;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建材与装饰;2016年23期
17 袁媛;肖大威;黄家平;冀晶娟;;传统村落边界空间保护初探[J];南方建筑;201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谢常喜;何辉;何晓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策略初探——以贺州市钟山县英家街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2 孙瑞;;老龄化背景下传统村落发展的新思路[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3 周阳月;;文化生态学视阈下传统村落复兴动力与路径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4 高明;;传统村落价值特色分析[A];《工业建筑》2017年增刊I[C];2017年
5 宁暕;朱霞;;“生态恢复”理论视角下的传统村落复兴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小城镇与农村规划)[C];2014年
6 赵之枫;王峥;;“织补理念”引导下的传统村落规划策略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7 邱腾菲;;传统村落风貌保护设计导则初探[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8 董翊明;余建忠;张恒芝;陈桂秋;龚松青;庞海峰;华俊;;从“一个人的村庄”回归“多个人的村庄”——供需耦合的浙江传统村落结构性供给侧改革思路[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9 周静海;牛艺;周阳雪;于海洋;张亚萍;;辽宁省西沟村传统村落风貌特色及保护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10 丁蕾;汪涛;梅耀林;徐宁;;保护与传承——“三维度”视角下的传统村落规划技术探析[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2015年
11 张猛;胡梅梅;王喜英;;市域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探索——以济宁市为例[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2015年
12 张星照;柳肃;;“崇木”文化下传统村落的发展与文化传承——以花瑶崇木凼村为例[A];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乡村规划)[C];2015年
13 夏青;白雪;肖佳晴;邱李亚;;传统村落的保护模式探索——以湖北省罗田县新屋湾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14 赵飞华;蔡云超;俞宸亭;王丽敏;;杭州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实施建议——以富阳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C];2013年
15 刘国东;周海;鄢金明;;传统村落空间环境保护策略探索——以板万村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16 刘子翼;;北京新时期传统村落规划策略的若干思考[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17 李欢;刘灿;谭玲冲;;对湖南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的总结与思考[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18 王欢;张鹏;;空间正义视角下对传统村落评选与保护的思考[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5乡村规划)[C];2016年
19 何智锋;鲁斐栋;徐硕含;张志敏;;山地开发区转型下传统村落协调发展研究——以金华武义开发区传统村落为例[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山地城乡规划)[C];2016年
20 杨昌鸣;郭莹;;略论传统村落的动态保护[A];2014年中国建筑史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韦松林;珠江三角洲传统村落形态可控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2 张东;中原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杨锋梅;基于保护与利用视角的山西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价值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白佩芳;晋中传统村落信仰文化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5 毛靓;生态生产性土地视角下的辽西地区村落生态基础设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甘振坤;河北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0年
7 王俊磊;兰溪传统村落中的水口营建技艺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8 刘渌璐;广府地区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及其实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李立敏;村落系统可持续发展及其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吕红医;中国村落形态的可持续性模式及实验性规划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1 黄筱蔚;湘中梅山区域传统村落及其建筑空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12 夏雷;东北严寒地区村落风貌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0年
13 朱雪梅;粤北传统村落形态及建筑特色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4 何峰;湘南汉族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机制与适应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15 刘磊;中原地区传统村落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6年
16 郑瑾;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17 张少伟;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原地区新型农村村落空间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8 席丽莎;基于人类聚居学理论的京西传统村落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19 冀晶娟;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
20 胡西武;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移民村落空间剥夺及空间优化调节机制研究[D];宁夏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锈贤;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转型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1年
2 朱雯雯;西南传统村落空间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重庆大学;2019年
3 郭卫雪;线性文化遗产视野下汾河流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0年
4 关业培;自组织理论视角下海南黎族传统村落空间活化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9年
5 杨力;基因表达视角下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新生[D];重庆大学;2016年
6 王留青;苏州传统村落分类保护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4年
7 苏文;山西和顺北地垴山地村落型传统风貌度假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8 阎莹;陕北黄土沟壑区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年
9 范畴;基于文化特性的浙江省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9年
10 张基伟;陕南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与更新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
11 张旭钰;“内生发展”理念主导下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20年
12 陈伟煊;基于传承度评价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路径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20年
13 林伟;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村落边界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0年
14 张小磊;湘西传统村落那必村改造与更新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15 陈文杰;苏州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基因识别与传承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20年
16 陈宇;辽宁省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20年
17 兰鹏飞;黄土高原地区国家级传统村落时空分布与类型特征分析[D];山西师范大学;2019年
18 程茜;平武县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调研报告[D];绵阳师范学院;2019年
19 唐海凌;基于织补理论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7年
20 尹以佳;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复兴中的村落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石 彭银;贵州724个村寨列入传统村落保护名录[N];中华建筑报;2021年
2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吴奇;守护传统村落 留住“最美乡愁”[N];合肥晚报;2021年
3 本报记者 杨梦晗;以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思路 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工作[N];中国建设报;2021年
4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自艰;安徽潜山:为传统村落保护注入新活力[N];农民日报;2021年
5 本报记者 曾入龙;黔东南州“五个统一”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N];贵州民族报;2021年
6 潘铎印;完善传统村落保护制度体系[N];中国旅游报;2021年
7 ;3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实施挂牌保护[N];黄南报;2021年
8 融媒体记者 何钢;我市18个村落入选[N];南京日报;2021年
9 记者 王臻;我省123个传统村落已全部实施挂牌保护[N];青海日报;2020年
10 记者 朱小兵;我市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优秀率达90%[N];台州日报;2021年
11 本报记者 陈维灯;传统村落如何留住乡愁[N];重庆日报;2021年
12 本报驻比勒陀利亚记者 田士达;非洲村落里的“筑梦人”[N];经济日报;2021年
13 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谢高峰;我市7个村落入选省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N];湄洲日报;2021年
14 记者 张孔生;我市已有61个省传统村落[N];扬州日报;2021年
15 惠州日报记者 邱若蓉 特约通讯员 赵丽霞;旭日古村保护利用项目竣工[N];惠州日报;2019年
16 记者 俞航;江苏公布首批107个传统村落名单[N];江苏经济报;2020年
17 融媒体记者 何钢;江苏公布传统村落名单,南京有13个[N];南京日报;2020年
18 杨梅;镇远检察院切实维护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N];法制生活报;2020年
19 记者 王博尔;让传统村落的保护科学系统、有法可依[N];四川日报;2020年
20 记者 梁瑛;艺术激活古老村落[N];深圳商报;202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