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的衰减订正算法研究

肖柳斯  胡东明  陈生  张华龙  田聪聪  张阿思  
【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正在组建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XPAR)网,以提高观测精度并增强低空观测的能力。为了解决X波段雷达的雨滴衰减问题,以适应观测和组网的要求,引入自适应约束算法,针对降水目标造成的衰减加以本地化研究。评估结果表明,强降水个例反射率因子的订正幅度达6 dB,差分反射率因子的负值也得到有效约束。经过质量控制后,相邻XPAR的空间和强度分布具有更高的一致性。与S波段雷达资料对比,订正前XPAR的强度偏弱,订正后增强至S波段雷达相当强度,局部更强,准确性明显提高。差分反射率因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订正,订正后与反射率因子的散点分布更集中,相关系数提高。由此可见,此算法较好地解决了 X波段相控阵雷达的雨区衰减问题,为粤港澳大湾区X波段相控阵雷达网资料推广应用和产品开发提供前期数据质量保障。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杨泷;刘黎平;王红艳;;利用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填补雷达波束遮挡区的方法研究[J];气象科技;2015年05期
2 陈明轩;高峰;;利用一种自动识别算法移除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中的亮带[J];应用气象学报;2006年02期
3 楚荣忠,徐宝祥;双线偏振雷达天线辐射特性对差示反射率因子测量的影响[J];高原气象;1991年03期
4 李高峰;徐根生;刘沈;;雷达强反射率因子及短时强降水的自动监测报警[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4期
5 蒋银丰;寇蕾蕾;陈爱军;王振会;楚志刚;胡汉峰;;双偏振雷达和双频测雨雷达反射率因子对比[J];应用气象学报;2020年05期
6 魏洪峰;薛震刚;;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差分反射率因子的测量误差[J];气象科技;2008年02期
7 肖艳姣;刘黎平;杨洪平;;基于天气雷达网三维拼图的混合反射率因子生成技术[J];气象学报;2008年03期
8 史锐,程明虎,崔哲虎,何会中,刘朝晖;多普勒雷达实时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观测研究[J];气象;2005年09期
9 李玮;唐辟如;李皓;;移动式X波段双偏振雷达资料处理[J];中低纬山地气象;2021年03期
10 肖艳姣;刘黎平;杨洪平;;区域雷达网同步观测对比分析[J];气象学报;2007年06期
11 胡胜;顾松山;庄旭东;罗慧;;风暴的多普勒雷达自动识别[J];气象学报;2006年06期
12 崔梦雪;张晗昀;张伟;郑辉;陈德花;;闽南一次超级单体风暴双偏振特征分析[J];海峡科学;2020年04期
13 李洋;张晋广;袁健;房彬;陈宇;单楠;翟晴飞;朱轶明;万绪江;崔远鸿;;雨滴谱仪和天气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因子对比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年05期
14 许晶;;2016年6月9日龙卷、冰雹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12期
15 俞小鼎;张爱民;郑媛媛;方翀;朱红芳;吴林林;;一次系列下击暴流事件的多普勒天气雷达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6年04期
16 王旭;陈华;郝倚天;陈瑞麒;朱倩;刘炫州;王钱雨晨;;西藏林芝地区零度层亮带识别[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7年02期
17 朱士超;袁野;吴月;朱明佳;;江淮地区孤立对流云统计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9年06期
18 李彩玲;蔡康龙;黄先香;植江玲;陈志芳;麦文强;;桂林一次强下击暴流成因分析[J];气象;202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潘新民;熊毅;;反射率因子的误差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潘新民;熊毅;;反射率因子的误差因素分析及解决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6年
3 袁松;蔡辉;边富昌;吴林林;;合肥雷达数据质量控制[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伍志方;胡胜;叶爱芬;刘运策;肖伟军;;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的多普勒统计特征[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地球气候和环境系统的探测与研究”分会论文集[C];2003年
5 史锐;程明虎;;宜昌多普勒雷达夏季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VPR)的观测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王旭;何建新;谢承华;;基于模糊逻辑技术在时域自动识别雷达杂波[A];全国第二届信号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C];2008年
7 王丽莉;陈真;王丽俊;乔金海;徐鑫;杨淑华;李效珍;李腊平;;旁瓣回波在一次强对流过程中的应用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5年
8 史锐;程明虎;;用短时平均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联合雨量计估测夏季区域强降水[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徐芬;杨吉;周红根;夏文梅;;江苏沿江地区阵风锋特征统计和径向波形自动识别[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气象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C];2014年
10 袁松;蔡辉;边富昌;吴林林;;合肥雷达数据质量控制[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11 朱黎明;芮小平;朱雷平;余学祥;于雪涛;;基于地学研究的CINRAD/CB雷达回波显示与提取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 气象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C];2014年
12 李华;柳云雷;韩冰;钟博;孙贞;;基于自适应小波阈值的天气雷达回波信号去噪[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6 地基遥感观测技术与应用[C];2015年
13 李德俊;杨剑超;蔡定军;徐亚娟;郭艳君;;降雨型滴谱和反射率因子及雨强关系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云雾物理新技术理论及进展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4 肖艳姣;刘黎平;李中华;王红艳;;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和亮带自动识别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15 李国翠;刘黎平;易建坤;;飑线优化识别及识别效果检验[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6年
16 吴书君;王凤娇;;两种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产品的应用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7 刘瑾;王丛梅;刘玉平;吴智杰;甄晓菊;;两次MCC过程的对比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8 王明磊;贺宏兵;;风廓线雷达探测降水的实例分析[A];2009第五届苏皖两省大气探测、环境遥感与电子技术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9年
19 刁秀广;赵振东;高慧君;姜鹏;;下击暴流雷达回波特征及临近预警[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0 安豪;严卫;赵现斌;王少波;吕华平;;1-10 GHz空地链路极化信号监测雨强可行性分析[A];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8 气象卫星遥感新资料——新方法——新应用[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睿;复杂地形下高分辨率降雨雷达网数据质量控制及雨量估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红艳;多普勒雷达风场资料在短时临近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2 朱轶明;新一代天气雷达生物回波分析与识别方法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9年
3 孙赫敏;雷达回波中零度层亮带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4年
4 宋羽轩;定量测量降水量的回波结构自适应算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冯喆;广东龙卷特征及其预警方法初探[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6 李军霞;多普勒天气雷达径向速度场中逆风区的分析与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贺进瑞;C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衰减订正比对试验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8 吴欢;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的衰减订正和地物消除以及降水物类型判别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9 杨轲然;基于星载和地基云雷达的淮河流域云特性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10 倪思聪;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人工减雨作业效果的回波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11 陈曦;多部雷达同步观测对比研究及天气雷达反演物理量的诊断分析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12 姚晓娟;NUIST-C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及回波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13 王泓然;太赫兹频段云粒子散射建模及雷达系统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4 许小永;非球形雨滴和冰雹微波散射特征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15 赵世颖;偏振天气雷达定标及小信噪比下的偏振量测量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16 杨凡;多普勒雷达估测阻挡区域的降水及回波相关追踪方法的初探[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17 郑佳锋;新一代天气雷达阵风锋识别算法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
18 李艳芳;基于雷达资料质量控制的降水估测及外推预报[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19 李晓敏;基于双偏振雷达观测资料对雷暴云内水成物粒子演变特征的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7年
20 张蕾;多普勒雷达回波演变的动力学分析及临近预报算法改进[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鑫华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如何给天气做“体检”[N];中国气象报;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