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2009年华北平原大范围持续性高温过程的成因分析

张迎新  张守保  
【摘要】:使用NCEP再分析、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对一次华北平原大范围持续性高温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中高层大陆高压(脊)、850 hPa高温区的稳定少动是此次持续性高温天气形成和维持的原因。高温持续期间地面以两种天气形势为主,一是华北地区处于低压带或低槽中,二是在我国西北地区生成的地面低压向东伸展与移动,华北地区处于低压前部。对高温范围及强度最强的24—25日期间,引起局地温度变化的各项因子进行了定量估算。结果显示:平流项在升温过程中作用较小,垂直输送项比较重要,在此次过程的升温中所占比例约30%;非绝热加热项作用较大,在此次过程的升温中所占比例约41%。因此在实际业务预报中,应重点考虑垂直输送项和非绝热加热项的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何卓玛;殷显辉;张春秀;乜国妍;;2011年青海东部农业区春季第一场透雨成因分析[J];青海科技;2011年04期
2 刘宝文;樊彦国;王增连;信志红;;黄河三角洲地区暖冬成因分析及影响与对策[J];灌溉排水学报;2007年S1期
3 孙东霞;李江;朱蕾;;克拉玛依沙尘天气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J];沙漠与绿洲气象;2011年03期
4 王桂春;宋若宁;杨敏静;祁广浩;蔡冬梅;;金州地区2009~2010年冬季异常天气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5 韩彦军;;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及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6 赵铭;樊清华;詹立刚;张雪洋;;秦皇岛寒潮过程的时空特征及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7 郭金强;王肖娟;张治雄;;T639数值预报产品在天山中部一次强降水过程的应用分析[J];干旱气象;2011年02期
8 包颖;高井宝;;葫芦岛地区寒潮发生特征及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0期
9 海显莲;;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一次区域性大到暴雨成因分析[J];青海气象;2011年02期
10 符琳;李维京;张培群;张强;高歌;;近50年我国冰雹年代际变化及北方冰雹趋势的成因分析[J];气象;2011年06期
11 迎春;郝艳霞;任素芳;韩峰林;;锡林郭勒盟冬季降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1年03期
12 孙冷;;2010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动特征及成因的初步分析[J];气象;2011年08期
13 尹华军;凌宝壮;;隆林县2009~2010年秋冬春连旱成因分析与评估[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年02期
14 张强;梁俊聪;何文勇;;台风“莫拉菲”致梧州暴雨成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16期
15 张建海;张海燕;曹艳艳;;浙江沿海地区一次东风扰动暴雨的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11年02期
16 吴占华;任国玉;徐卫丽;刘瑞兰;;我国北方沙尘天气的气候成因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1年03期
17 肖开能;张晓东;李绍明;杨建宇;杨扬;米春桥;;玉米空秆气象成因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7期
18 柳山民;;新郑市洪涝灾害的成因与对策[J];河南水利;2002年01期
19 朱铁才;林文实;叶坤辉;徐良韬;;珠三角地区近38年冬半年降水量变化特征及干旱成因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20 赵玉金;崔庭;吴古会;杨玲;吴定琼;;2011年1月黔西南州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成因初探[J];贵州气象;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扎西才让;张青梅;邓永龙;;祁连山区一次罕见的冰雹天气成因分析[A];2006年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论文集[C];2006年
2 王爱玲;张玉峰;陈海成;陈淑红;窦彩霞;马宁;;豫北一次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金荣花;矫梅燕;李维京;徐晶;;2003年淮河洪涝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的异常特征及成因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03.7淮河大水的水文气象学问题”分会论文集[C];2003年
4 顾万龙;;河南省2000~2001严重春旱成因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董良淼;陈见;;0518号台风“达维”后期强度突变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马元仓;张青梅;靳世强;;“07.8”青海东部罕见暴雨天气成因分析[A];第四届全国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述学;年里亮;;2007年淮河流域大洪水气象成因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天气预报准确率与公共气象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8 尤凤春;付桂琴;史印山;;环京津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9 宋春远;夏学彦;王彦芳;;宜昌市1998~1999年汛期气候异常成因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王其英;;豫中地区一次沙尘暴天气成因分析及其预报服务探讨[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大气成分与气候、环境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鹏祥;西北地区干湿演变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强;东北夏季降水异常的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2 蔡佳熙;中国南方夏季低温气候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3 丁小剑;湖南省冰冻天气特征及成因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4 陈欢;重庆气候变化基本特征与极端气候事件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盛日锋;北半球冬季平流层强爆发性增温事件的确定及成因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
6 周毅;三峡库区夏季降水异常规律及成因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7 左志燕;行星边界层参数化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及其成因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4年
8 孙靖;北京城区两次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观测分析及成因探讨[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张秀娟;西北四省区气候干湿变化及其成因初探[D];兰州大学;2012年
10 邹瑾;山东省夏季高温异常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兰;气象防灾打出有力组合拳[N];中国气象报;2010年
2 章国材;重要天气预报技能竞赛点评[N];中国气象报;2008年
3 郑菲通讯员 胡绍萍;预报员专项全部通过结题验收[N];中国气象报;2008年
4 记者 胡亚;中国气象局下发通知要求 做好总结及灾后重建服务[N];中国气象报;2008年
5 邓志华;挑战风雨释襟怀[N];中国气象报;2007年
6 游雪晴;国家气象中心研讨灾害性天气预报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郭起豪;湿润的南方为何“干渴”[N];中国气象报;2009年
8 市气象局;预防为主 提升气象防灾减灾能力[N];营口日报;2008年
9 记者曾居仁 通讯员舒国勇;贵州:慰问气象科技人才[N];中国气象报;2009年
10 记者 赖敏;提高预测准确率和公众服务能力成为焦点[N];中国气象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