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面向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的NSAS积云深对流参数化方案的简化及线性化研究

龚建东  刘永柱  张林  
【摘要】:GRAPES全球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需要积云深对流参数化方案的线性化与伴随方案,直接采用原始复杂参数化方案进行线性化并不可行,需要发展简化光滑方案来减缓非线性与非连续性特征。GRAPES全球模式采用NSAS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积云深对流对环境的反馈主要通过补偿下沉来实现,研究突出补偿下沉作用,忽略降水蒸发、动量反馈等贡献,形成简化方案。采用输入温、湿度廓线加入不同幅度小扰动方法,评估参数化方案计算的温度、比湿时间倾向对输入扰动的敏感性,检验非线性与非连续特征。提出避免或减缓非连续"开关"的方法,在简化方案的基础上发展了简化光滑方案。简化光滑方案与原始积云深对流方案相比,在对流触发上一致,在对流的位温与比湿倾向、降水的时序模拟等方面相似,而在减缓非线性、避免非连续性方面显著优于原始方案。基于简化光滑方案发展的线性化方案表明,对小于2倍分析增量幅度的扰动,线性化方案可以较好地模拟非线性方案的扰动发展。发展的简化光滑方案具有合理性和实用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龚建东;刘永柱;张林;;面向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的NSAS积云深对流参数化方案的简化及线性化研究[J];气象学报;2019年04期
2 胡轶佳;钟中;闵锦忠;;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1998年区域气候季节变化模拟的影响研究[J];大气科学;2008年01期
3 周心河;熊喆;;区域气候模式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新疆气候模拟的影响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9年02期
4 黄安宁;张耀存;朱坚;;中国夏季不同强度降水模拟对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研究[J];大气科学;2009年06期
5 熊喆;;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黑河流域降水模拟的影响[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6 谢博文;朱勇;李永秀;;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华南气温和降水模拟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1期
7 侯瑞钦;程麟生;;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梅雨锋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J];气象科技;2007年04期
8 顾茗;黄安宁;;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中国东部降水模拟的对比分析[J];气象科学;2008年05期
9 胡文婷;段安民;吴国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模拟的影响[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09期
10 许习华;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研究的进展[J];高原气象;1991年01期
11 刘伟光;陈海山;俞淼;;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东亚夏季环流和降水模拟的影响[J];大气科学;2019年01期
12 王晓彬;;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东亚夏季风模拟对比[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13 许习华,丁一汇;一种考虑云相互作用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及其在降水预报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0年09期
14 刘屹岷;刘琨;吴国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大气含水量及降水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7年06期
15 伍华平;束炯;顾莹;胡少立;;暴雨模拟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09年02期
16 成安宁,陈文,黄荣辉;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气候数值模拟的影响[J];大气科学;1998年06期
17 徐之骁;徐海明;;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7·21”北京特大暴雨模拟的影响[J];气象;2017年02期
18 辜旭赞;引入考虑凝结作用的连续性方程与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修正[J];气象科技;2004年01期
19 马艳;董海鹰;陈尚;;WRF中不同湿过程对青岛一次暴雨过程的预报性能检验[J];干旱气象;2016年03期
20 刘金良,汪钟兴;改进的Kuo-Type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J];热带气象学报;199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嘉伟;;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江淮暴雨模拟影响的研究[A];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2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4年
2 胡文婷;段安民;吴国雄;;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模拟中的重要性[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全球和区域气候模式及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模拟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伍华平;束炯;顾莹;胡少立;;暴雨模拟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吴珊珊;邹海波;单九生;;不同积云和微物理方案对“麦德姆”登陆后路径的影响[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5 康丽莉;;高分辨率区域气候模式对1998年6月长江流域降水的模拟试验[A];第二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侯瑞钦;程麟生;;积云方案对“02.7”梅雨锋暴雨过程模拟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7 黄乾;张耀存;;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东亚夏季风降水模拟中的不确定性[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8 颜曦;赵军;;大气数值模式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综述[A];第35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 灾害天气监测、分析与预报[C];2018年
9 李源;陆桂华;吴志勇;何海;;WRF模式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汉江流域夏季降水模拟的影响[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8 数值模式产品应用与评估[C];2016年
10 刘绪臣;王举;魏先玉;薛峰原;宋朋;曹文兴;;不同参数化方案在2006年干旱模拟中的对比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干旱半干旱区地气相互作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高士博;雷达资料同化在强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年
2 朱孟斌;非线性资料同化关键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梁旭东;模式约束三维变分资料同化技术及其在台风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4 杨艳蓉;面向雷电预报的雷达、卫星遥感资料同化及其应用初步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郭建侠;华北玉米下垫面湍流输送特征及参数化方案比较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6 万齐林;多尺度/分块变分资料同化技术及其在热带气旋初值形成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年
7 赵军;数值天气预报资料同化关键技术及并行计算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冷洪泽;集合变分资料同化关键技术及其并行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伍华平;暴雨模拟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对比试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德立;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诊断和初步改进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2年
3 邓华;不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模拟华南降水的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4 徐之骁;不同云微物理和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对“7.21”北京特大暴雨模拟的对比试验[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5 赵晨阳;GRAPES模式尺度适应积云参数化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年
6 郭云云;GRAPES中尺度模式中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初步改进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7 吴胜刚;WRF模式对夏季青藏高原南坡降水的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
8 王栋梁;四维变分资料同化系统中降水参数化的伴随方案研究[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9 朱丰;一个简化二维云模式的构建及其在GRAPES模式中的超级积云对流参数化应用试验[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4年
10 张圆圆;微博中新兴语气词“咩”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记者 郑菲;气象资料同化讲习班举办[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彭莹辉 通讯员 何桢;新课程 新理念 新思路[N];中国气象报;2009年
3 韩桂军;第五届全国海洋资料同化研讨会召开[N];中国海洋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顾燕杰;路在脚下延伸[N];中国气象报;2014年
5 编译 吴鹏;闪电资料同化技术可提升风暴预测水平[N];中国气象报;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