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东部春夏季极端降水频率的影响

刘明竑  任宏利  张文君  任鹏飞  
【摘要】:利用中国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地面逐日降水0.5°×0.5°格点数据集,研究了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春、夏季中国东部极端降水发生概率的变化,并通过诊断超强厄尔尼诺自身及其衍生模态各自的水汽输送和垂直运动特征,探讨了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东部极端降水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春季,整个中国东部尤其是江淮以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概率显著增大。同年夏季,长江流域极端降水发生概率比常规年份高出近1倍,而在华南和华北地区则相对减小。诊断分析显示,春季超强厄尔尼诺自身及其与热带太平洋地区年循环相互作用衍生出的组合模态(Cmode)均对降水的环流背景影响显著,热带太平洋西北部低空存在强盛的反气旋性异常环流,导致大量水汽在中国东部汇聚并上升,有利于该地区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夏季,厄尔尼诺事件已经消亡,但与C-mode影响相关联的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环流仍然存在,长江流域维持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有利条件。此外,研究也显示,超强厄尔尼诺事件衰减年春、夏季中国东部对流层中上层持续有异常经向风活动,频繁的南北冷暖气流交汇可能导致强对流事件发生次数增多,这也为该区域极端降水的频发提供了支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明竑;任宏利;张文君;任鹏飞;;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对中国东部春夏季极端降水频率的影响[J];气象学报;2018年04期
2 李建;宇如聪;孙溦;;从小时尺度考察中国中东部极端降水的持续性和季节特征[J];气象学报;2013年04期
3 苏布达;姜彤;任国玉;陈正洪;;长江流域1960-2004年极端强降水时空变化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年01期
4 王明洁;张小丽;陈元昭;;深圳市汛期(4~9月)降水及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年S2期
5 江秀芳;李丽平;周立波;;极端降水特性分析研究进展[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年02期
6 巴馨瑶;钱斌瑶;丁鹤鸣;;华北地区夏季极端降水的时空特征[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26期
7 陆虹;何慧;陈思蓉;;华南地区1961—2008年夏季极端降水频次的时空变化[J];生态学杂志;2010年06期
8 李传浩;刘宣飞;李智;崔维军;;华西秋雨区域性极端降水的环流特征[J];热带气象学报;2015年04期
9 高涛;谢立安;;近50年来中国极端降水趋势与物理成因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10 尤莉;戴新刚;张宇;;1961—2008年内蒙古降水极端事件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06期
11 贺振;贺俊平;;1960年至2012年黄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变化[J];资源科学;2014年03期
12 潘华盛;历超;吴玉影;周秀杰;;黑龙江省夏季极端降水和暴雨变化规律的分析[J];黑龙江气象;2013年03期
13 郭元喜;王建力;;山东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8年01期
14 董全;陈星;陈铁喜;程兴无;;淮河流域极端降水与极端流量关系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5 张昕怡;方国华;闻昕;叶健;郭玉雪;;中国格点化日降水极值统计模型及阈值的选取[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7年04期
16 王学锋;郑小波;黄玮;杨鹏武;周德丽;;近47年云贵高原汛期强降水和极端降水变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17 贺冰蕊;翟盘茂;;中国1961—2016年夏季持续和非持续性极端降水的变化特征[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年期
18 迟潇潇;尹占娥;王轩;孙钰科;;我国极端降水阈值确定方法的对比研究[J];灾害学;2015年03期
19 孔祥伟;黄玉霞;王勇;;1960~2010年宁夏降水和温度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09期
20 山崎信雄,何金海,周兵;中国和日本气候极端降水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子平;郝文进;郭松岩;郑秀文;张润英;;山西忻州7至8月极端降水与厄尔尼诺事件相关性分析[A];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6 东亚气候变异与极端事件及其预测[C];2016年
2 王明洁;张小丽;陈元昭;;深圳市汛期(4-9月)降水及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王志福;钱永甫;;我国年极端降水的持续性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王志福;钱永甫;;我国年极端降水的持续性特征[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郑红;王波;历超;潘华盛;;黑龙江省夏季极端降水和暴雨时空变化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5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3年
6 王明洁;张小丽;陈元昭;;深圳市汛期(4~9月)降水及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A];2006年华南地区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玉玲;汪婵娟;孙忠德;杨柳;徐莎莎;;高邮市55年来降水的变化特征[A];第五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孔锋;王一飞;吕丽莉;;城市化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1961-2010)[A];第34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26 青年论坛论文集[C];2017年
9 宁亮;钱永甫;;1961-2003年期间年、季和各类降水的趋势分析[A];第三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宁亮;钱永甫;;1961-2003年期间年、季和各类降水的趋势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丽;北京市清河流域极端降水及防汛预警指标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7年
2 惠英;华西地区双峰型降水的天气气候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环境研究所);2016年
3 宋世凯;全球变暖背景下1960-2014年中国降水时空变化特征[D];新疆大学;2017年
4 于群;山东降水的多尺度性与地域特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郝立生;华北降水时空变化及降水量减少影响因子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6 吴燕娟;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未来预估[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7 王涛;近400年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重建与多尺度变化规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8 马自强;青藏高原地区卫星降水数据时空降尺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9 庄薇;青藏高原复杂地形雷达估测降水关键方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10 庄薇;青藏高原复杂地形雷达估测降水关键方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琦;福建西部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小莹;我国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及风险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传浩;华西秋雨极端降水的环流形势和变化特征及机理[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4 刘琳;基于集合预报的中国极端强降水预报方法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3年
5 罗焕娟;湖南极端降水灾害区划及影响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6 魏蕾;华南夏季持续性强降水的低频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D];南京大学;2017年
7 成璐;融合降水及多种卫星降水产品评估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8 阚梦云;长江流域暖季小时极端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D];南京大学;2016年
9 冉津江;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温度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D];兰州大学;2014年
10 刘华;近50年中国降水和温度的统计分析和海洋对其影响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石向军;去年我区大部气温偏高降水偏少[N];内蒙古日报(汉);2018年
2 本报记者 张红平 通讯员 戴进 徐小红;秦巴山区云降水研究取得多项创新成果[N];中国气象报;2018年
3 记者 洪文泉 通讯员 林婧婧;全省去年气温偏高降水偏多一成[N];甘肃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崔国辉;神奇的400毫米降水线[N];中国气象报;2018年
5 记者 袁长焕 通讯员 韩志鹏;黑龙江全省降水较同期偏多[N];中国气象报;2018年
6 记者 芈峤;今夏我省降水偏多 气温偏高[N];青海日报;2014年
7 记者 陈云芬 通讯员 刘瑜;6月中旬全省53个县市降水破历史最少记录[N];云南日报;2013年
8 辽宁日报记者李江天;今年以来全省降水偏少1.5成[N];抚顺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魏丽娟 通讯员 刘慧敏;今年平均气温偏高降水西北多东南少[N];榆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张军;石景山降水为大兴6倍[N];北京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