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电力负荷特征及夏季极端负荷与气象条件关系
【摘要】:基于南京地区2014—2016年逐日电力负荷资料,采用谐波分析、功率谱等方法分析该地区电力负荷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自然周的关系,并对极端电力负荷日中离差曲线型与气温、湿度等气象要素及环流形势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电力负荷的季节变化呈双峰型;在季节内(月际)尺度上,存在30d周期;在月内尺度上,存在7d周期且与自然周同步。夏季极端负荷日离差曲线主要存在3种类型:典型双峰型(Ⅰ)、单峰型(Ⅱ)、非典型双峰型(Ⅲ)。Ⅰ型和Ⅲ型与气温和炎热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而3种类型都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Ⅰ型对应环流场上副高持续控制南京地区,冷空气活动偏弱,气温日变化小;Ⅱ型对应冷空气活动频繁,副高具有东西摆动特征,南京常出现阵雨或雷阵雨天气;Ⅲ型对应的副高强度弱于Ⅰ型,冷空气强度弱于Ⅱ型。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极端负荷日的预测模型,3种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4%、5.6%和5.3%,较好地对极端电力负荷进行了定量预报。
|
|
|
|
1 |
周林;李扬;彭科曼;罗乃兴;;谐波分析在贵阳市降水预测中的应用[J];中低纬山地气象;2019年02期 |
2 |
刘海英;用谐波分析和自回归作降水长期预报[J];陕西气象;1994年06期 |
3 |
路启民;李勉;;热带风场垂直结构的谐波分析方案[J];农业与技术;2015年08期 |
4 |
马远飞;延安地区年降水的谐波分析[J];陕西气象;1999年03期 |
5 |
黄忠恕;谐波分析中波参数的误差分析[J];大气科学;1989年03期 |
6 |
王京太;莱芜年、月降水量的谐波分析[J];山东气象;1986年01期 |
7 |
王德瀚;我国大陆降水年变的谐波分析[J];地理研究;1983年02期 |
8 |
任永建;熊守权;洪国平;程定芳;;气象因子对夏季最大电力负荷的敏感性分析[J];气象;2020年09期 |
9 |
王迪;林毅;王鹏;张婉莹;孙婧;;辽宁省日最大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科技与创新;2019年19期 |
10 |
李琛;郭文利;吴进;金晨曦;;北京市夏季日最大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8年03期 |
11 |
傅新姝;谈建国;;基于滤波技术的上海日最大电力负荷气象预报模型[J];气象科技;2015年06期 |
12 |
陈新强;;近年来谐波天气分析在我国的进展[J];气象科技;1983年02期 |
13 |
尹炤寅;范进进;陈幼姣;李大文;张立明;;体感温度对夏季气象负荷率变化的影响研究——以湖北省黄石市为例[J];气象;2017年05期 |
14 |
王玉玺,董步文;甘肃气温多年变化的波谱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15 |
魏凤英,赵溱,张先恭;逐步回归周期分析[J];气象;1983年02期 |
16 |
倪惠,谢静芳;长春市电力负荷与天气变化的关系分析[J];吉林气象;2003年02期 |
17 |
陈咸吉,张爱玲,陆龙骅,朱福康;纬向和经向谐波分析与季风[J];科学通报;1983年08期 |
18 |
傅逸贤,余宁青;北半球冬季500毫巴高度的谐波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
19 |
王军,王辛方,孙仲毅,石俊峰,靳冰凌,李忠亮;电力负荷与气象要素相关分析[J];河南气象;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