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一种新型配位聚合物的光限幅特性研究

刘晓杰  
【摘要】:应用倍频Nd:YAG脉冲激光,在波长532nm、脉冲宽度为40ps的条件下,研究了配位聚合物[C(?)(L4)(SO4)(H2O)2]n的光限幅特性,其光限幅特性起源于激发态吸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学栋,宋瑛林,李峰;富勒烯光限幅技术研究新进展[J];激光技术;1998年03期
2 宋瑛林,王瑞波,张学如,李峰,李淳飞;C_(60)溶液的无规界面光限幅实验[J];高技术通讯;1995年09期
3 宋瑛林,王玉晓,李俊庆,方光宇,董鉴奇,唐光诗,姚建铨,乔金元;富勒烯衍生物的激发态吸收与光限幅特性研究[J];激光技术;1999年02期
4 宋瑛林,王玉晓,董鉴奇,方光宇,陈历学,宋礼成,朱应怀;富勒烯衍生物的超快光限幅特性研究[J];光电子.激光;1998年06期
5 刘晓杰,尹海涛;配位聚合物[Ag(L4)(NO_3)·H_2O]_n的光限幅特性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6 宋瑛林,张博明,方光宇,于东慧;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光限幅技术研究进展[J];激光杂志;1999年05期
7 宋瑛林,王玉晓,方光宇,董鉴奇,陈历学,宋礼成,朱应怀,常红;有机铬富勒烯衍生物的激发态与光限幅特性[J];光学技术;1999年02期
8 祖继峰,高亚臣,王玉晓,曲士良,宋瑛林,范文奇;基于富勒烯纳米结构材料光限幅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1年09期
9 董斌,祖继锋,高亚臣,王玉晓,宋瑛林;新型金属团簇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吸收和光限幅特性[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宋瑛林,王玉晓,方光宇,常宏,吴谊群,刘颖,左霞,朱清桃,陈耐生;萘酞菁锌化合物的光限幅特性研究[J];光学技术;1999年04期
11 曲士良,宋瑛林,王玉晓,高亚臣,杜池敏,刘树田,李玉良;新型纳米合成物的光限幅特性研究[J];光学技术;2001年04期
12 王嘉宇!物理系,赵利!物理系,应质峰!物理系,李郁芬!物理系,钟超凡!化学系,黄祖恩!化学系;C_(60)CH_2和 C_(60)HR(R=C_6H_5CO-)的光限幅特性[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13 辛大志;基于富勒烯纳米结构材料光限幅特性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4 李爱芝,顾江,高亚臣,王玉晓,宋瑛林;新型金属团簇(Et_4N)_3WOS_3Cu_3I_4的纳秒光限幅特性[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15 杨昆,曲士良,张驰,赵秀丽,方光宇,宋瑛林,忻新泉;新型金属团簇化合物光限幅特性实验研究[J];激光技术;2000年04期
16 方光宇,宋瑛林,王玉晓,杨昆,李淳飞;新型萘酞菁化合物的反饱和吸收和光限幅特性研究[J];激光技术;2000年05期
17 孙娜,郭志新,朱道本,王玉晓,宋瑛林;新型C_(60)-Ag纳米体系及其光限幅性质[J];科学通报;2002年11期
18 耿耀辉,李华军,傅石友,曲士良,朱从善,邱建荣,宋瑛林,忻新泉;两种无机巢形金属团簇的非线性吸收及光限幅特性研究[J];中国激光;2003年06期
19 范文奇,高亚臣,曲士良,王玉晓,宋瑛林;新型富勒烯衍生物光限幅特性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0 张学如,杨学栋,国凤云,宋瑛林,李淳飞;GaAs半导体材料中双光子吸收光限幅与偏振方向的关系[J];光学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亮;窦伟;郭艳玲;王文华;张国林;刘伟生;唐瑜;;利用配体取代基调控稀土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和发光性能[A];2011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素娜;王大奇;窦建民;李大成;;基于对羧基苯乙烯酸配体的微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赵婷婷;王晶;王冬梅;霍启升;刘云凌;;具有二重互穿结构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赵婷婷;王晶;王冬梅;霍启升;刘云凌;;具有二重互穿结构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组装[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5 高慧玲;黄晓春;;基于笼状基元的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孙晨光;曾明华;;基于羧基苯并多唑类配体的锌基配位聚合物原位合成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闫卫红;鲍松松;黄键;芦昌盛;郑丽敏;;蒽醌四羧酸钴,镍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罗婵;黄晓春;;基于非手性配体构筑多孔手性配位聚合物[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胡冰;黄小荥;;稀土-锑氧卤纳米簇及其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刘志发;郑发鲲;郭国聪;;四氮唑功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瑞海;含咪唑基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刘东;功能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光化学反应以及物理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3 王昆淼;氮杂环羧酸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马琦;含N杂环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及性质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冯勋;基于含氮杂环多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与性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屈学俭;基于多氮杂环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表征[D];吉林大学;2012年
7 王丽萍;铟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马德运;稀土/过渡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邢磊;配位聚合物纳米颗粒pH响应性药物释放体系[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蔡博伟;以氮杂环化合物为模板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梅芳;四溴代对苯二甲酸与过渡金属锌、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结构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2 范洪涛;系列Co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转换性能的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微;含氮、氧、硫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结构[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张光菊;基于氨基酸、酒石酸及其衍生物形成的新型手性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张国欣;柔性多羧酸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性质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董华泽;有机—无机杂化型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质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7 王伟;苯并咪唑二羧酸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杨俊;含氧/氮多齿配体的配位聚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及磁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9 黄祥雷;吡嗪四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钟昀;含硫有机配体配合物、配位聚合物和超分子化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