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双金;坚持社会主义信仰的若干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
2 |
黄明理,管爱华;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道德信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年09期 |
3 |
尤西林;信仰:对非实在的实在感——区分虚无主义、伦理信仰与宗教信仰的一个心理根据[J];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03期 |
4 |
陈新汉;关于信仰结构的认识论思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1996年01期 |
5 |
荆学民;社会转型期文化困境对信仰的影响及其克服[J];学术季刊;1999年02期 |
6 |
黄瑞英;;道德实践需要信仰的精神支撑——康德道德信仰观对我们的启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
7 |
黄瑞英;;走向理性信仰的意义世界——康德道德信仰观对我们的启示[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
8 |
曾广乐;;信仰与德性——再论宗教信仰与道德的关系问题[J];东南学术;2010年04期 |
9 |
赵志毅,蔡卫东;论信仰的结构、本质及其对德育的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
10 |
刘苑;漫议道德信仰[J];道德与文明;2004年02期 |
11 |
许畅畅;;信仰:一种大智慧[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
12 |
房宁;;为什么需要道德——论道德的产生与社会作用[J];新视野;2007年01期 |
13 |
任媛;;论道德信仰的特点及形成机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14 |
赵晓;市场经济的局限与信仰的价值[J];中国新时代;2005年03期 |
15 |
吴惠国;;信念、信仰与创新[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16 |
赵兴华;信仰的危机与主体的困惑——从拉康的欲望观解读现代人的精神境域[J];理论月刊;2005年11期 |
17 |
朱新卓;陈晓云;;德性的信仰基础与现代性困境[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
18 |
王洪岳;;关于新世纪初期道德形而上主义的争鸣及其反思[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
19 |
孙慧玲;;理想、信仰的生成及其关系思考[J];理论探索;2008年02期 |
20 |
张晓东;;浅谈宗教信仰对藏族生态伦理观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