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大众传媒与青年时尚

刘宏伟  施春华  
【摘要】: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的社会地位优势不断提高,对青年时尚的流变有直接的影响。本文论述了大众传媒在青年时尚的兴起,发展这一变迁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作用,分析了青年时尚对青年自身产生的多层面影响及大众传媒应采取的对策。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于晓梅;陈志伟;;大众传媒泛娱乐化现象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2 宋丽英;;从《社交网络》谈媒体化道德教育形态的社会影响[J];才智;2011年24期
3 王开敏;;对现代传媒表现中母亲形象的思考[J];电视时代;2010年Z1期
4 蔡凌瓴;;黄伟: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J];成才与就业;2011年Z3期
5 ;想和你们面对面[J];涉世之初;2003年06期
6 何芳;;社会转型期青少年行为失范的成因与对策[J];天中学刊;2011年03期
7 李全彩;;媒体对大众应对危机的影响——社会心理视角[J];前沿;2011年13期
8 刘淑娟;;男女平等社会性别视角解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井欢;;单亲家庭儿童社会化问题分析及其解决对策[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樊珍云;;当代高知女青年的择偶价值观变化原因与对策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11 张斌;张澍军;;论解放视域下休闲的本真性——当代若干休闲观辨析[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12 王叶熙;康红芹;;老年人对死亡的恐惧及其应对[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3 彭飞荣;;老龄人健康风险的政府规制问题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4 朱海龙;;人际关系、网络社会与社会舆论——以社会动员为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5 牛月翰;;群体性突发事件视阈下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缺陷及重构[J];理论导刊;2011年08期
16 张悦;;女性主义的后现代化在中国——以《非诚勿扰》为例浅析女性主义在我国电视传媒中的体现[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17 成钧;;社会学视角下的女性运动塑身[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8 王姣;;大众媒介与女性主义传播困境[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3期
19 冯月;;浅谈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J];新闻世界;2011年06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大众传媒与性别塑造[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3 周星;范阳;;都市与社会流行现象[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4 李凡卓;;当代青少年偶像崇拜与媒介素养教育[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徐小媛;;传媒暴力对青少年暴力行为的影响[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单晓红;;城市女性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7 姚本先;黄国萍;;和谐社会构建视野下的地域歧视问题探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何晋文;;市民社会与公众舆论[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9 黄良奇;;从“主体虚位”到“符号异化”——论媒介在娱乐化场域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郭小平;;风险社会的媒介素养:“风险传播”的视角[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华明;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隐私话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尤游;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区的角色分析[D];上海大学;2006年
3 刘芳;时尚杂志与中产阶级女性身份[D];上海大学;2006年
4 钱亚梅;风险社会的责任担当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5 蒋旭峰;传播学视野下的乡村治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婵;新时期大众传媒对利川市土家族婚丧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敏;大众传媒对城市老年人休闲生活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3 叶晖;大众传媒中女性的“在场”与话语困境[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4 黎明珠;大众传媒与青少年犯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范晋榕;谈大众传媒与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D];福州大学;2006年
6 周东暆;大众传媒在女性形象建构中的性别政治[D];复旦大学;2008年
7 高文;大众传媒中女性主体意识的缺失与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滕继果;大众传媒对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莫国芳;对消费时尚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虞艳丽;大众文化时代的女性消费文化及其培育[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圣鹏 浙江工业大学;这个时代还能出现大师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刘建华;论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N];伊犁日报(汉);2009年
3 邓爱清;黄色传媒与青少年犯罪[N];江苏法制报;2006年
4 梁赟;共同建设节约型社会[N];金昌日报;2006年
5 吴南雁;慈善需要众人呵护[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沈湘平;公共领域中专家与大众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7年
7 子雨;西方的保守[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翟楠楠;媒体应有心理抚慰意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9 孙玮 张国良 吕新雨 陆晔;媒介:打开公共空间[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韩际平;北京:统计宣传新风采[N];中国信息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