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防雹四十年
【摘要】:简述了人工防雹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并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总结和概括了40年来中国人工防雹的进展和成绩,指出中国已经走上了比较科学,比较现代化的人工防雹发展道路;还分析了中国人工防雹中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看法;最后,提供了较为丰富的中国人工防雹文献。
|
|
|
|
1 |
李鼎荣;安顺冰雹历史现状和防雹前景[J];贵州气象;1995年04期 |
2 |
王昂生,黄美元;冰雹和防雹研究述评[J];大气科学;1978年01期 |
3 |
谢纪民,李培仁,赵丽萍;山西省运城市防雹高炮设置体系分析[J];山西气象;2002年04期 |
4 |
卿清涛;成都平原37高炮防雹效果的研究[J];四川气象;1996年01期 |
5 |
王雨曾,郁青;多物理参量检验防雹效果的研究[J];气象;1995年10期 |
6 |
张连举;;雹的成因及防雹[J];新农业;1979年11期 |
7 |
王科;;新疆奎玛流域联合防雹最佳方案[J];才智;2013年22期 |
8 |
郝望;;美国科罗拉多东北部随机防雹试验的结果——从物理研究角度的总结与讨论[J];气象科技;1980年05期 |
9 |
Л.М.ФЕДЧЕНКО;М.И.ТЛИСОВ;Х.М.КАЛОВ;В.А.БОЧАРОВА;李太宇;;防雹的现状和前景[J];气象科技;1992年02期 |
10 |
;“引雷”防雹[J];气象科技资料;1974年06期 |
11 |
;防雹基础知识[J];陕西气象;1976年07期 |
12 |
李红斌;孙鸿雁;程相坤;张殿刚;濮文耀;何玉科;王丽娜;;大连地区冰雹气候特征及防雹天气预警概念模型[J];高原气象;2010年06期 |
13 |
王元红,边巴扎西,边巴次仁,罗文红,旺杰;林芝地区冰雹发生发展规律及防雹对策研究[J];西藏科技;2000年01期 |
14 |
N·M·亚历克西克;高子毅;;关于防雹季节最适宜时间长短的分析[J];新疆气象;1990年08期 |
15 |
王雨曾;当前外场防雹试验的若干情况[J];气象;1987年08期 |
16 |
潘进军,孔燕燕;阿根廷防雹计划的组织情况和主要成果介绍[J];内蒙古气象;2001年02期 |
17 |
Э.Э.布尔采也夫;许焕斌;;苏联的防雹活动[J];气象科技;1981年01期 |
18 |
陈保国,栗珂,樊鹏,屈铁木,刘跃峰,何军,贾玲;陕西旬邑冰雹谱特征和防雹效果分析[J];陕西气象;2003年02期 |
19 |
;瑞士的随机防雹试验[J];气象科技;198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