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油草枯在青海省不同生态区防除春油菜田杂草效果示范

郭良芝  
【摘要】:使用油草枯推荐剂量1 275 mL/hm2,在不同生态区防除油菜田杂草。结果表明:整体控草效果达85%以上,较对照药剂高特克SC和胺苯磺隆WP高20个百分点以上;且白菜型油菜田控草效果优于甘蓝型油菜田,较空白对照增产20.2%以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毅;生态区划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J];土壤;1980年06期
2 李春华 ,郝耕;全国大豆品种生态会在湛江举行[J];作物学报;1982年02期
3 钱曼楙;怎样编写作物品种志[J];中国种业;1983年03期
4 谭永济;虞富莲;王云霞;;不同生态型品种茶树的引种研究[J];中国茶叶;1983年06期
5 马俊礼;张秀敏;刘鉴家;项安楚;;浅谈我省的烤烟优良品种[J];河南农业科学;1983年11期
6 凌麓山;;我区当前油桐栽培中的几个问题[J];广西林业科学;1983年01期
7 雷体文 ,王玉娥 ,冯建业 ,张定法;小麦白粉菌生理分化的初步研究[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8 陈叔君;湖南省不同生态区稻田主要复种制定位试验总结[J];作物研究;1984年02期
9 谭永济,虞富莲,王云霞;我国不同生态型茶树品种资源研究[J];中国种业;1984年01期
10 黄俊良;郭树民;;五月红甜橙生态适应性考察[J];西南园艺;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钦平;王丽琴;李嘉瑞;程述汉;;气象因子对乔纳金苹果品质的影响[A];中国科协第3届青年学术年会园艺学卫星会议暨中国园艺学会第2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2 吕殿青;;农用氮肥的损失途径与环境污染[A];氮素循环与农业和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张卫;周天云;;重庆市无公害蔬菜基地病虫种类、防治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A];全国安全用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张艳璇;张智强;斋藤裕;刘巧云;季洁;;混交林、纯竹林与毛竹害螨暴发成灾关系研究[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周少川;;大中微量元素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综合研究[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6 陈建爱;王未名;;小型生物木霉生存的优势[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王丽侠;郭顺堂;关荣霞;张其属;常汝镇;邱丽娟;;大豆种子贮藏蛋白11S与7S组份的研究[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王际凤;赵春江;王利文;;高蛋白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汕优联合2号的选育[A];’2003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9 刘淑云;董树亭;胡昌浩;白萍;吕新;;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差异研究[A];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第九十次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文集[C];2004年
10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东北春玉米高产优质关键技术研究[A];2004’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资料[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桂生;高品质棉纤维品质形成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调优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平;不同生态区胡麻与其枯萎病 病原尖孢镰刀菌相互作用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2 杨秀红;大豆不同品种根部性状的比较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刘淑云;生态因素与玉米品质关系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4 林彩丽;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其它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D];河南农业大学;2001年
5 何庆元;不同生态区苜蓿根瘤菌对宿主竞争结瘤能力变异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4年
6 厉荣玉;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近缘属黑麦的RAPD分析[D];安徽农业大学;2005年
7 胡国玉;大豆耐低温出苗的遗传分析与分子标记[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8 张艾英;不同生态区小麦品种春化特性的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晓丹;大豆品质性状作图群体的构建及种子蛋白和脂肪含量QTLs的SSR标记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10 石峰;中国北部不同生态区冬小麦新品种WUE及其光合生理指标和水胁迫蛋白差异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西北农林科大勇当排头兵[N];科学时报;2000年
2 易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N];中国农机化报;2001年
3 记者 王建新;青藏铁路将建成高原生态铁路[N];人民日报;2001年
4 记者 李杰;河南加快建设优质专用小麦基地[N];人民日报;2001年
5 袁皓 唐利;电脑电视电话乡村通 农村农业农民信息化[N];科技日报;2002年
6 俞昱邦;无公害新农药问世[N];中国花卉报;2004年
7 李小千;山东小麦超高产攻关取得突破性进展[N];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
8 记者 魏东 孙明河;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山东区夺高产[N];科技日报;2005年
9 记者 方云静 实习生 高莹;甜高粱生产燃料技术攻关大突破[N];新疆日报(汉);2005年
10 本报记者 郭伟 张丽辉;利用生物技术 实现农业节水[N];河北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