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附近水文特征分析
【摘要】:
<正>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多年平均年迳流量442.8亿立米,挟带入海沙量近11亿吨,以水少沙多闻名于世界。自1855年从苏北改道注入渤海以来,河口三角洲岸线不断外移。据庞家珍、司书亨的研究结果,在1855—1954年间,造陆速率为23平方公里/年,平均岸线外延速率为0.15公里/年;1954—1972年间,造陆速率为23.5平方公里/年,平均岸线外延速率为0.42公里/年,造陆速率基本未变,只是因河口范围缩小,致使河口外延速率增加。
|
|
|
|
1 |
张经之;黄河口附近中小河口冲淤变化规律及其成因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1980年02期 |
2 |
杨利普,杨川德,加帕尔;塔里木盆地南部河流水资源及主要水文特征[J];干旱区地理;1981年02期 |
3 |
谷奉天,高翔;黄河口三角洲的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的利用问题[J];资源科学;1982年01期 |
4 |
田家怡,董景岳;黄河口附近海域有机污染与赤潮生物的初步调查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1983年01期 |
5 |
谷奉天;黄河口地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资源科学;1985年02期 |
6 |
黄薇文,张经,刘敏光,邱丽璇,陈长景;黄河口底质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7 |
赵其渊,李家丰,丁红,王小隆,马文斋,李国都,何朝雄;黄河口沉积物微量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8 |
关庆利;我院与美、法高等院校签订联合调查黄河口等地区的协议[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
9 |
侍茂崇,赵进平,孙月彦;黄河口附近水文特征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10 |
李静,陈淑珠,刘敏光,杨淑海,黄薇文,张经;黄河口及其毗邻海区底质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及季节性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