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浅谈网络技术应用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田延普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网络技术教育,它正在变革着已经沿袭了数千年的传统教育,作为教育传播过程中最核心的要素——教师和学生,必须适应网络技术教育的要求,转变教师原来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并不断认识网络技术对教育教学所起的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杏姿;;电影台词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2 王新兵;姜娜;;试论21世纪的社会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3 朱浩;;网络技术发展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影响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年08期
4 刘敏娜;;试论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公平产生的双重影响[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4期
5 荆伟;耿文侠;;教师职业价值观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06期
6 方圆;;“名校办民校”助推民办教育的新发展[J];成功(教育);2011年08期
7 韦美神;;浅谈教学改革中的多媒体教学——以《东盟各国概况》为例[J];科技信息;2011年18期
8 牟利玉;李琴;阳成城;杨怡;;网络恶搞文化对大学生行为和心理影响的调查报告——以武汉大学生为例[J];华中人文论丛;2011年01期
9 王战;;论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10 张湘萍;;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阐释[J];神州;2011年17期
11 田新英;张建云;;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J];德州学院学报;2011年S1期
12 张俊萍;;谈教师修养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影响[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5期
13 孙丹;徐正前;朱迪康;何峰;;课程言语的弱者与被忽视者——兼述课程内容无意产生的弊病[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14 许健;崔楠;;论教师失范行为对未成年人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3期
15 陈陆陆;;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及教育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16 游涛;胡小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公平性的五大成因[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17 于晓娟;;试论清末热河地区的近代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8 唐梅;周仁会;;高校教师自我和谐现状及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7期
19 韩笑;;浅析《道德经》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J];新课程(下);2011年06期
20 冯帮;;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对社会稳定的影响[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小美;;酒依赖者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光义;;教师人格对学生心理的影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梁荣华;;美军政时期(1945—1948)美国对韩国的教育援助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荣艳红;;“按成绩拨款”:1862年英国教育修正法案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张承芬;常淑敏;;非工具性帮助对自尊不同学生后继作业成绩的影响[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潘小莉;;教师对学生的“偏爱”及其影响浅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7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肖承罡;;万木草堂的道德教育模式及其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董静芳;;晚清留学教育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学教育、教会教育等)[C];2009年
10 刘敏;;我国城乡差异与教育财政制度的公平性[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单春艳;俄罗斯教育发展对其国家竞争力影响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亚红;试论合作学习对师生关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方;影响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因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吕薇;高职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尤琛;父辈社会分层对子代教育公平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5 胡发群;近代杭州教会学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汤益芳;美国高校整合网络教学资源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俊梅;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影响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家全;学校文化作为一种管理[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杨沫辉;教学习惯[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凌远宏;私人基金会在美国教育上的角色和作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萨日娜;网络让教育2.0浮出水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张茧;“网管”逐步推行持证上岗[N];湖南日报;2006年
3 山西省怀仁县第七小学 王春林任丙慧;网络时代教师角色的转换[N];中国教育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