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人工智能时代舆情治理的转型与创新

张新平  金梦涵  
【摘要】:[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新技术的应用扩张和创新突破,对舆情治理相关理论供给与制度安排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方法/过程]本质上,人工智能时代舆情治理转型的背后,是技术流变在发挥决定性作用。将舆情治理视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基于对人工智能时代舆情治理转型背后的技术流变以及技术之变带来的治理困境进行抽象分析,提出治理创新的举措建议,有利于打破舆情治理陷于复杂现实的盘根错节,走出迷失于具体问题的桎梏,避免就治理谈治理。[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时代,舆情治理转型可能面临技术赋权难度加大、服务性质不突出和信息资源失真的困境,应推动舆情治理创新。一是充分运用新技术赋权舆情治理,实现"以技治技";二是加强政府舆情治理的服务性建设,听取"八方意见";三是建立网络化舆情治理监督体系,以打通"虚拟与现实空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林德山;文慈;;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9年06期
2 张旭;;关注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J];民主与科学;2019年06期
3 李开复;;AI对人类社会的真正威胁[J];经理人;2020年02期
4 汪怀君;;人工智能消费场景中的女性性别歧视[J];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05期
5 段伟文;;人工智能与泛智能体社会的来临[J];智能网联汽车;2020年01期
6 杰根·G·M;;人工智能改变我们的社会——加州大学尔湾分校首席创新官兼联合国人工智能顾问尼尔·萨霍塔[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20年11期
7 一林;;你的工作会被人工智能抢走吗?[J];工友;2018年12期
8 奚彦辉;苏妮;;人工智能背景下社会工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理论月刊;2019年02期
9 李思琪;;当前公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担忧与期待[J];人民论坛;2019年07期
10 林琳;;人类比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做得更好的7种工作[J];计算机与网络;2019年07期
11 尹凯强;;人工智能与人类主体性关系辩证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年07期
12 高润鑫;;人工智能与社会生活[J];科技经济市场;2019年08期
13 孙炯;;人工智能时代 教你规划未来[J];成才与就业;2019年10期
14 毕宏音;;人工智能发展的社会影响新态势及其应对[J];重庆社会科学;2017年12期
15 仇晓霞;;关于社会工作中人工智能的应用研究[J];山西科技;2018年04期
16 田禾;;当人工智能客服读懂了人的情绪[J];支部建设;2018年18期
17 梁鹏;;面向未来的人工智能与青少年笔谈[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8年04期
18 王武斌;;人工智能对人主体性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8年14期
19 李德顺;;人工智能对“人”的警示——从“机器人第四定律”谈起[J];东南学术;201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国成;;人工智能、人类教育与社会发展[A];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19年科学与现代化论文集(上)[C];2019年
2 彭凯平;;人工智能如此强大,人类的优越性在哪里?[A];《科学与现代化》2017年第1期(总第070期)[C];2017年
3 王飞跃;;文化能计算吗[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0:社会能计算吗[C];2008年
4 詹海宝;;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政法舆情管理[A];社会舆情与社会治理创新[C];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婧;机器人社交中的伦理困境及规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年
2 李非洲;社交媒体中求助者智能关怀的社会工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刘浏;提升人工智能时代“她”力量[N];新华日报;2021年
2 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侯丽;人工智能发展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3 ;人工智能来了,人类应该怎么办?[N];文汇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王舒嫄;人工智能训练师等16个新职业发布[N];中国证券报;2020年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陈小平;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误解有多深[N];北京日报;2020年
6 赵琪 编译;人工智能促进人们完成职业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
7 王会聪 译;人工智能协助护理老龄人口[N];环球时报;2018年
8 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陈亚亚;人工智能是增加还是挑战了性别偏见[N];中国妇女报;2019年
9 张滨阳;人工智能让英国老人的“虚拟老伴”不再遥远[N];中国社会报;2019年
10 陈亚亚 上海社科院助理研究员;人工智能与女性就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N];中国妇女报;2019年
11 本报驻波士顿记者 侯丽;女性视角有利于人工智能平衡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
12 吕京笏;人工智能一键脱衣?技术与道德不该如此对立[N];中国青年报;2019年
13 ;利用人工智能为老年人提供陪伴[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年
14 本报记者 洪怀峰 实习生 郭薇;让人工智能比人更“智能”[N];江西日报;2019年
15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王蓓;预见更好的未来[N];中国妇女报;2019年
16 江西财经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欣荣;对待人工智能,要抛弃“杞人忧天”式思考[N];深圳特区报;2019年
17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张萌;10位女性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N];中国妇女报;2017年
18 西南政法大学 王勇;人工智能,须以正义为尺度[N];人民法院报;2018年
19 实习生 王豪;AI当前 道德优先[N];中国青年报;2018年
20 本报记者 陈海波 杨舒 刘坤 张国圣;“暖科技”温暖了我们的生活[N];光明日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