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图书情报学博客的社会网络分析

党洪莉  孙红霞  
【摘要】:在博客这种网络信息处理工具迅速普及的今天,图书情报学领域内的许多专家、学者也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本文利用社会网络方法,对图书情报博客进行量的分析,从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以及凝聚子群等角度对博客间内部交往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新东;邱峰;沈敏勇;;教育技术博客的社会网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05期
2 冯锐;谢英香;;博联社摄影社群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09期
3 ;国内部分较有影响力的教育博客[J];上海教育;2006年Z2期
4 Mark van der Wolf;;LEWIS公关全球企业博客调查[J];国际公关;2007年02期
5 黎加厚;赵怡;王珏;;网络时代教育传播学研究的新方法:社会网络分析——以苏州教育博客学习发展共同体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6 ;女人街“博客秀”征集令[J];女人街;2008年05期
7 邓涛;;博客于新闻实务的意义——以博客新闻为例[J];写作;2009年19期
8 李秋沅;;自由心灵 美丽心曲[J];当代学生;2010年22期
9 李安科;别把数码当技术[J];多媒体世界;2004年04期
10 刘一儒,胡三华;网上教研第一步:搭建教研平台[J];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10期
11 王文娜;爱在博客[J];北京纪事;2005年10期
12 周吉;浅谈博客在学校网络教育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2005年09期
13 诗哲魂;;博客改变了世界什么?[J];人民文摘;2005年06期
14 佚名;;中学生博客大观园[J];高中生;2006年07期
15 胡赳赳;;博客的重大隐情[J];教师博览;2006年03期
16 蒋敦杰;;成长博客:教师共同成长的摇篮[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3期
17 邓力;;百万博客中的百万[J];数据;2006年04期
18 刘健;;教育博客群风起云涌[J];中国教育网络;2006年04期
19 惠志斌;;社会性软件——网络社会的纽带[J];社会观察;2006年05期
20 阿汤;;习惯了有博客的日子[J];教师博览;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春燕;;博客写作让网络作文如虎添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2 彭兰;;微博客对网络新闻传播格局与模式的冲击[A];新闻学论集(第24辑)[C];2010年
3 王斌;严敏婵;陈晖;朱忠;;医学临床教育中的博客化教学与管理[A];2007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4 程莉;;博客MSN Spaces使用动机初探[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姜洪伟;;博客写作的类型与文体特征探析[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陈丹娥;;《博客人生》选题策划[A];图书选题策划报告——第五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6年
7 李珍;胡晓檬;;大学生个人博客使用情况及其人格特征分析[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陈红梅;;博客使用动机和使用状态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9 潘少聪;;校园博客,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10 王丽娟;;理性匮乏与博客文化建设——论公共领域视野下博客社区的现实建构[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心云;日志式个人博客的自我呈现心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陈卓群;基于学术博客的个体之间知识转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3 廖丽平;模糊社会网络分析(FSNA)及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4 侯海燕;基于知识图谱的科学计量学进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张星;市场机遇信息搜索的社会网络模式及其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钟琦;企业内部知识流动网络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朱亚丽;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邓建国;Web2.0时代的互联网使用行为与网民社会资本之关系考察[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高嵩;非对称战略联盟网络中的机会主义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英香;博客网络位置影响力测评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刘珍;论政治博客对协商民主的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于燕云;网络媒体微博客与公民社会互动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朱丹辉;大学生博客现象及其导引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5 宋敏霞;基于学术博客的图书馆学术信息服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傅翘楚;科学传播理论视野下的科学博客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1年
7 邓冰娜;面向博客的垃圾评论识别方法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甘丹;博客世界交流模式的社会网络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9 苏利超;我国博客广告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池锐宏;中国体育博文的基本倾向、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桂英;该给博客立“规矩”吗[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李国训;博客盈利:与死亡赛跑[N];财经时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朱侠;“博客”与谁共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黄启艳;“古董街”商家欲集体自救[N];中山日报;2008年
5 郑博超;博客里的检察风景[N];检察日报;2008年
6 记者 丁雷;大连软交会 进入“微博”时代[N];大连日报;2010年
7 阮帆;前卫博客 倡导放弃自恋[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张宏平;2005:“大众写作”的博客元年?[N];四川日报;2005年
9 见习记者 杨琳桦;三大博客嚷嚷:要圈钱也要圈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10 李清宇;博客动荡[N];中国经营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