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交替组合脉冲NMR
【摘要】:用Wigner旋转矩阵和修改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来描述优选相位交替组合π脉冲,编写了子程序DBCLSF和QRDCMP代表“IMSL”子程序库,解决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的问题.计算是在COMPAQ586PC机上进行.可以发现,其优化结果同参考文献中用IBM/3600大型计算机的结果相同,优于其它现有的组合π脉冲
|
|
|
|
1 |
;程序简讯[J];力学与实践;1981年01期 |
2 |
薛敏;生物活体磁共振及核酸成像中空间定位组全脉冲方法的研究[J];波谱学杂志;1986年04期 |
3 |
吴肖令,邬学文,张善民;固体宽带组合脉冲的一种设计方法[J];物理学报;1987年10期 |
4 |
李鲠颖,王东生,邬学文;固体核磁共振中三能级体系的180°组合脉冲[J];科学通报;1987年19期 |
5 |
李大庆,吴钦义;组合脉冲宽带去耦[J];波谱学杂志;1988年03期 |
6 |
李鲠颖,王东生,邬学文;固态NMR中自旋Ⅰ=1体系的魔术回波序列[J];波谱学杂志;1988年04期 |
7 |
侯建伟,张广臣,张晓明,徐维诚,苏发仙;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统计分析微机程序[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
8 |
仝兴华,崔孝秉,蔡强康;架空热力管道热胀位移的进一步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9 |
白康生;由测井曲线确定岩层界面的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
10 |
姚胜根;黄永仁;;用于溶剂峰抑制的脉冲技术的优化处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