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永刚,廖克俭,闫锋,魏毅;应用灰关联熵分析法考察再生沥青的感温性能[J];化工科技;2003年04期 |
2 |
李进;王金凤;徐萌;张小英;张玉贞;;再生剂对再生沥青感温性的影响[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
3 |
王永刚,赵晓争,廖克俭,闫锋,魏毅;再生沥青的热老化研究(Ⅰ)——再生沥青热老化过程中使用性能变化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年02期 |
4 |
赵晓争,郭进存,廖克俭,丛玉凤,戴跃玲;再生沥青化学组成与其常规理化性能的灰熵分析[J];化工科技;2005年01期 |
5 |
赵晓争,郭进存,高明,郭庆举,廖克俭;再生沥青胶体状态的研究[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
6 |
王永刚,赵晓争,廖克俭,闫锋,魏毅;再生沥青的热老化研究(Ⅱ)——再生沥青热老化过程中族组成变化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年04期 |
7 |
王永刚,赵晓争,廖克俭,闫锋,魏毅;考察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的两种方法[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年01期 |
8 |
王永刚,廖克俭,闫锋,魏毅;再生沥青路用性能的室内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年04期 |
9 |
王永刚,赵晓铮,郭进存,廖克俭;再生沥青的老化动力学研究[J];化工时刊;2003年11期 |
10 |
赵晓争,高明,廖克俭,闫锋,魏毅;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4年06期 |
11 |
;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大修采用现场再生沥青[J];石油沥青;2009年04期 |
12 |
王子军,张书红,李锐,龙军;国产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的感温性研究[J];石油沥青;2002年03期 |
13 |
沈金安;;名词解释[J];石油沥青;1992年04期 |
14 |
韩基一;王永刚;杨光;刘九林;;再生沥青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
15 |
赵晓争,郭庆举,高明,廖克俭,闫锋,魏毅;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应用技术概述[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16 |
季节;徐世法;;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对比分析[J];石油沥青;2008年05期 |
17 |
刘忠信;道路沥青标准苦干指标的讨论[J];石油炼制与化工;1994年11期 |
18 |
丛玉凤,廖克俭,翟玉春;辽曙道路沥青感温性的评价[J];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
19 |
吴惠霞;;浅谈沥青的针入度指数[J];石油沥青;2008年05期 |
20 |
王为民,王永刚,廖克俭,闫锋,魏毅;调和法在废旧沥青再生技术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