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一次大暴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
【摘要】:根据FY-2C卫星逐时红外云图、云顶亮温(TBB)资料(分辨率0.05°×0.05°)、探空资料、NCEP/NCAR(分辨率1°×1°)。对发生于2012年5月21日夜间到22日凌晨的贵州西南部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物理量诊断分析:(1)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是发生在大尺度环流背景下,贝加尔湖低槽后部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与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在贵州上空交汇的结果;(2)西南急流带来的孟加拉湾水汽和东南气流带来的南海水汽在暴雨区汇聚,为强降雨发生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3)此次强降水主要由MCS发展演变过程产生。
|
|
|
|
1 |
谭金凯;刘合香;陈燕璇;;华南热带气旋相关物理量场的线性及非线性统计分析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17年01期 |
2 |
王双一;物理量场在客观定量预报中的使用方法[J];气象;1991年06期 |
3 |
曾波;何光碧;余莲;;川渝地区两类西南涡形成前环境物理量场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6年04期 |
4 |
彭端;林展新;唐洁;郭媚媚;;6月西江特大致洪暴雨物理量场特征[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年S1期 |
5 |
郭婷婷;杨三江;;“凤凰”暴雨物理量场诊断分析[J];海洋预报;2011年05期 |
6 |
赵世发,周军元,王俊,赵广贤,孟明霞,高丽,程路,殷志有;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物理量场特征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7 |
王世兰,张其芳,龙淑仙;黄、渤海强风物理量场数值计算方法[J];海洋预报;1990年02期 |
8 |
金兴平,林镜榆;长江三峡区间初夏大~暴雨的物理量场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
9 |
王晓明,陈婷婷,邰玉珍;吉林省大范围降雹与降暴雨的物理量场对比分析[J];气象;1991年02期 |
10 |
范可,琚建华,周秀美;东南亚夏季强降水的基本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J];气象科学;2004年02期 |
11 |
张礼宝;张杰;闫中帅;;利用物理量场做冰雹潜势预报[J];黑龙江气象;2007年03期 |
12 |
张平,杨德保,尚可政,王式功;2002年春季中国沙尘天气与物理量场的相关分析[J];中国沙漠;2003年06期 |
13 |
唐章敏;用物理量场特征对降雨量计算值加权放大的一种方案[J];气象科学;1991年02期 |
14 |
矫玲玲;许秀红;闫敏慧;金磊;;黑龙江17次大雪过程物理量场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8年04期 |
15 |
王宁,王晓明;MCC的物理量场特征分析及其数值预报能力的检验[J];吉林气象;2000年03期 |
16 |
王宇亮;靳英燕;李红梅;高洁;巩敏莹;;基于航空器实例对一个颠簸物理量场特征模型验证和分析[J];科技视界;2017年23期 |
17 |
苏春芹;“9·17”飑线的天气学及物理量场分析[J];广西气象;1994年02期 |
18 |
张玉生;康士峰;赵振维;韩杰;郭相明;成印河;;大气波导与气象物理量场相关性的模拟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
19 |
陈忠敏,颜仁伟,王肖成;物理量场与环境场相结合作梅雨期暴雨诊断预报[J];气象科学;198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