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辊推送式马铃薯清选分选机设计与试验
【摘要】:针对现有马铃薯清选分选机的薯土分离效果差、伤薯率较高、工作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拨辊推送式马铃薯清选分选机。对该机器的工作机理进行了阐述,确定了清选装置、分选装置的结构参数,分析了马铃薯在清选分选过程中的力学特性。选取机组的转速、上料量、机组提升角度作为试验因素,伤薯率、分选清洁率为试验性能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伤薯率影响的主次因素顺序为:机组提升角度、机组转速和上料量;对分选清洁率的影响主次因素顺序为:上料量、机组转速和机组提升角度。按照以马铃薯的伤薯率较低,兼顾分选清洁率较高的原则,确定较优组合,即机组转速为145 r/min,上料量为20 t/h,机组提升角度为12°,并对该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机器伤薯率为0.773%,分选清洁率为95.42%,符合基本作业要求。
|
|
|
|
1 |
杨红新;新疆-2型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的改进[J];新疆农机化;2000年01期 |
2 |
王庆祝,郭建春,刘荣昌;农业物料高速气流清选的试验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4年03期 |
3 |
黄和祥,刘守祥,杨友平,张善标;莲籽壳仁分离与清选机械设计[J];农机化研究;2005年04期 |
4 |
金承烈,刘广海,孙晧训;双风道清选部件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1984年03期 |
5 |
申德超;李宝成;;离心风机双风道清选小麦初步台架实验研究[J];现代化农业;1987年05期 |
6 |
玄义梅,宋新庆,宋士江;我国粮食清选、分级机械现状及发展[J];现代化农业;1995年09期 |
7 |
侯献伟;关于风力振动清选分离筛的优化设计[J];农村机械化;2000年06期 |
8 |
康敏,刘德营,余登苑;种子静电清选分级装置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1年03期 |
9 |
周良墉;各具特色的脱粒清选机械[J];河北农机;2001年02期 |
10 |
王庆祝,赵金川,刘荣昌,石瑞珍,闫栋梁;高速气流清选农作物籽粒的机理探讨[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1 |
;农业部《豆类清选机械设备》行业标准征求意见[J];农产品加工;2003年04期 |
12 |
刘昕,李謇泓;3000系列联合收割机清选系统的调整[J];现代化农业;2004年07期 |
13 |
陈霓;黄东明;张建荣;;非均布气流清选风机的研究与应用[J];机电工程;2008年04期 |
14 |
伊文静;刘师多;师清翔;丁慧玲;;旋风分离清选系统结构及工况对清选性能的影响[J];农机化研究;2013年05期 |
15 |
荣延洲;联合收割机清选机构负荷量的监测[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79年08期 |
16 |
金承烈,刘广海;半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清选机构试验分析[J];农业机械学报;1980年02期 |
17 |
齐忠莲;减少联合收割机在坡地作业时的清选损失[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0年06期 |
18 |
姜喆雄;日本通用型联合收割机的研制——高精度独特的脱粒清选机构[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5年12期 |
19 |
王岳,王秀梅,苏迎晨;麦稻脱粒分离清选合为一体的立式轴流装置[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8年03期 |
20 |
周学建;朱永宁;;新型圆筒筛清选机构主要参数与性能的试验研究[J];洛阳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