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尺度性研究
【摘要】:为了明确黑河中游绿洲麦田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研究中的尺度性问题,在张掖地区面积为21 m×21 m的小麦田用3 m×3 m的网格布设来测定土壤导气率,运用改变采样间距和幅度的分析方法,得到选取相关距离、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数这3个参数作为判断表征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的依据,进一步研究不同采样幅度与采样间距对土壤导气率空间变异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表征土壤导气率变异特征的相关距离、变异系数及Moran's I指数会随着采样幅度尺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采样间距增大时,会出现相关距离减小,而Moran's I指数与变异系数两者却没有变化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
|
|
|
|
1 |
杨建锋;邓伟;章光新;;田块尺度苏打盐渍土盐化和碱化空间变异特征[J];土壤学报;2006年03期 |
2 |
高美荣;朱波;黄菊英;唐家良;王艳强;况福虹;;紫色土坡地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特性[J];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
3 |
刘新华,张晓萍,杨勤科,李锐;不同尺度下影响水土流失地形因子指标的分析与选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4 |
刘洋,李春阳;植被因子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5年05期 |
5 |
王康;张仁铎;周祖昊;覃奇志;;基于分形理论的土壤水动力弥散系数尺度模型[J];灌溉排水学报;2006年01期 |
6 |
赵彦锋;史学正;于东升;黄标;王洪杰;赵永存;Ingrid born;Karin Blombck;;小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以江苏省无锡市典型城乡交错区为例[J];土壤通报;2006年02期 |
7 |
潘颜霞;王新平;苏延桂;高艳红;;不同植被类型沙地表层土壤水分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7年05期 |
8 |
黄翔;;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的研究方法评述与展望[J];上海水务;2009年02期 |
9 |
杨泉;罗浩;;不同土壤质地的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异性[J];吉林水利;2010年11期 |
10 |
王绍强,朱松丽,周成虎;中国土壤土层厚度的空间变异性特征[J];地理研究;2001年02期 |
11 |
余新晓,秦永胜;森林植被对坡地不同空间尺度侵蚀产沙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1年04期 |
12 |
王飞,李锐,杨勤科,张晓萍;区域尺度土壤侵蚀研究方法[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3 |
高瑞忠,朝伦巴根,贾德彬,朱仲元,柴建华;神经网络模型在根系带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空间变异性研究中的应用[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
14 |
姜勇,梁文举,李琪;利用与回归模型相结合的克里格方法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的估值及制图[J];水土保持学报;2005年05期 |
15 |
郑丽萍;徐海芳;;犁底层土壤入渗参数的空间变异性[J];地下水;2006年05期 |
16 |
马驰;卢玉东;;地统计方法在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空间变异性研究的应用[J];水土保持研究;2006年04期 |
17 |
陈防;刘冬碧;熊桂云;姜丽娜;郭晓敏;郭熙;;中亚热带两种水稻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对比研究[J];土壤学报;2006年04期 |
18 |
徐宪立;马克明;傅伯杰;刘宪春;黄勇;祁建;;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年09期 |
19 |
盛建东;肖华;武红旗;陈冰;王军;杨新建;田建华;杨朔;钱文东;杨艳;;不同取样间距农田土壤全量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J];土壤通报;2006年06期 |
20 |
王云强;张兴昌;从伟;魏清才;;黄土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坡面土壤含水率的空间变异性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