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采用不同监测数据组合反演饱和均质石英砂水热运移参数

潘梦绮  黄权中  冯榕  黄冠华  
【摘要】:土壤及含水层的水力参数与热参数对于定量描述土壤水、地下水迁移规律及其伴生的热运移过程十分重要。为探讨不同监测数据类型组合对多孔介质水热参数估计的影响,该研究基于热示踪方法,开展了3种不同粒径条件下的饱和均质石英砂的热示踪试验,并结合HYDRU-2D模型对介质的饱和导水率、导热系数和纵向、横向热弥散度进行反演。参数估计时分别设置3种情景对介质水热参数进行估计:仅采用观测点温度(R1)、观测点温度+水流通量(R2)、观测点温度+水流通量+热量损失(R3)。并对R1情景设置3种不同参数反演组合,即同时对2组参数(饱和导水率和导热系数)、3组参数(饱和导水率、纵向和横向热弥散度)和4组参数(饱和导水率、导热系数、纵向和横向热弥散度)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同时对介质饱和导水率、导热系数与热弥散度进行估计,有利于提高介质水热参数的估计精度;对导热系数的合理估计可减小R1情景中介质饱和导水率的估计误差。4组参数中饱和导水率是敏感性最高的参数,增加用于参数反演的水流运动和热量传递信息时,粗砂、中砂、细砂的累积流量相对误差分别减少了9.74、6.65和12.53个百分点,显著提高了介质饱和导水率的反演精度。饱和导水率的估计值随介质粒径增大而增大,而纵向热弥散度随粒径的变化则呈相反的变化规律,横向热弥散度估值基本不变。增加水流和热量传递信息还能显著提高中砂的导热系数反演精度,导热系数的估计值随着介质孔隙度增大而逐渐降低。研究可为基于不同数据类型的均质介质参数反演提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8条
1 林兵姿;王一诺;;长白山区泥炭地泥炭饱和导水率特征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9年10期
2 周蓓蓓;邵明安;;土石混合介质饱和导水率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6期
3 白冰,陈效民,秦淑平;黄河三角洲滨海盐渍土饱和导水率的研究[J];土壤通报;2005年03期
4 张均华;刘建立;张佳宝;朱安宁;;常熟地区水稻土饱和导水率的间接方法研究[J];土壤通报;2010年04期
5 马履一,翟明普,王勇;京西山地棕壤和淋溶褐土饱和导水率的分析[J];林业科学;1999年03期
6 刘璐;张晴雯;潘英华;骆伟蓉;杨永秦;;改良剂对盐化潮土饱和导水率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年03期
7 李保国,胡克林,陈德立,R.E.White;农田土壤表层饱和导水率的条件模拟[J];水利学报;2002年02期
8 孟晨;牛健植;骆紫藤;杜晓晴;武晓丽;;鹫峰地区不同植被群落土壤性质及饱和导水率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15年03期
9 尚熳廷;冯杰;丁荣浩;王小军;;土壤大孔隙饱和导水率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J];土壤通报;2012年01期
10 陈效民,茆泽圣,刘兆普,徐中祥;大丰王港试验站滨海盐渍土饱和导水率的初步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4年04期
11 刁万英;刘刚;司炳成;;土壤水力特性异质性对土壤排水影响的瞬态随机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24期
12 佘波;武晓红;;太原东山试验林场土壤理化性质及饱和导水率的坡向分异规律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6年01期
13 于冬雪;贾小旭;黄来明;;黄土区不同土层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与影响因素[J];土壤通报;2018年05期
14 王玮璐;贺康宁;张潭;王先棒;张震中;;青海高寒区水源涵养林土壤机械组成和理化性质对其饱和导水率和持水能力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20年02期
15 邓建才,陈效民,张佳宝,朱安宁;黄淮海平原主要土壤水力参数的研究[J];灌溉排水;2002年03期
16 李叶鑫;吕刚;王道涵;李朝辉;宋鸽;杜昕鹏;董亮;;用3种测定方法分析排土场复垦区的表层土壤的饱和导水率[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年05期
17 甘淼;贾玉华;李同川;毛娜;赵明阳;;黄土区坡沟系统容重、饱和导水率和土壤含水量变化分析[J];干旱区研究;2018年02期
18 何玉洁;宜树华;陈建军;秦彧;;疏勒河源区含砂砾石土壤水热实验[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姚名泽;日光温室玉米秸秆深埋条件下土壤水分运动规律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2 马文梅;砒砂岩风化物改良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及黑麦草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李同川;黄土高原土壤大孔隙特征及其对土壤水分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明星;重庆山地丘陵区紫色土饱和导水率传递函数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2 胡传旺;再生水灌溉对几种土壤水力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6年
3 方堃;典型红壤地区土壤环境中水分、养分变化及耦合作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4 朱安宁;封丘土壤水力学特性及其土壤传递函数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5 邹刚华;亚热带典型流域土壤水文性质模型模拟及氮素分布特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6 罗珠珠;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05年
7 郭慧超;有机肥材料对土壤水分运动影响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谭凤飞;金川湿地泥炭属性对其水动力参数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文曼;黄土高原地区生物炭的土壤水动力学效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曹瑞雪;土柱尺寸与层状结构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影响的试验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