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玉米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

【摘要】: <正>为满足我国对玉米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自然资源禀赋、玉米生产条件及规模和市场需求,以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西南玉米区为优势区域。并根据玉米生产规模和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等指标,在三大优势区域内确定575个县(市、区、农场)作为今后国家重点支持的对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秦修本;;我们是怎样获得夏玉米连续增产的[J];河南科技;1977年05期
2 卢振宇;刘超;刘艳红;陈军;李敬华;王敬民;成英姿;李炳华;;淄博市夏玉米备耕、生产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10期
3 罗明绪;;甘肃省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1993年04期
4 盛言忠;;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年08期
5 ;今年我省玉米有望获丰产丰收[J];河北农业;2008年08期
6 郭文利;1994年气象条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J];北京农业科学;1995年03期
7 童小聚;朱振营;王玉敏;;河南省叶县玉米优势区域调研报告[J];北京农业;2008年15期
8 马现斌;;襄樊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年04期
9 李伍刚;张藏惠;;建设河北玉米带 促进粮食大发展[J];河北农业科技;1991年02期
10 李竞雄;潘才暹;;北方玉米考察[J];农业科技通讯;1982年01期
11 姚炳龙,李炳生;对沿海旱作地区推广夏玉米问题的商榷[J];作物杂志;1989年04期
12 杨国航;孙世贤;张春原;刘春阁;赵久然;;东北早熟春玉米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J];玉米科学;2007年04期
13 李经略;马秉元;;关于春玉米丝黑穗病及其防治问题[J];陕西农业科学;1979年02期
14 佟屏亚;;黄淮海夏玉米种业考察记事[J];北京农业;2010年35期
15 慕立义;颗粒杀虫剂防治玉米螟殘效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63年00期
16 河北省秦皇岛市郊区农林局玉米协作组;;春玉米连年高产稳产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84年03期
17 张泽彦;王绍中;李安智;;夏玉米缺锌及锌肥肥效[J];河南农业科学;1984年12期
18 郑根莲;;丽水地区发展春玉米生产的适应性分析[J];浙江气象;1993年04期
19 徐贵霞;马永发;;苏北旱地大麦∥春玉米∥夏玉米∥晚夏甘薯栽培技术初探[J];中国农技推广;2006年04期
20 戴明宏;陶洪斌;J.Binder;王利纳;W.Claupein;王璞;;春、夏玉米物质生产及其对温光资源利用比较[J];玉米科学;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方安;康云友;吴静;;山东省玉米栽培技术模式现状调研[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2 佟屏亚;;质疑“超级玉米”“超高产”——兼论中国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A];中国作物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朱汉勇;陆玲;王应梅;;文山州玉米生产发展的现状和未来[A];云南省作物学会2000—2003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4年
4 黄辉;;玉米生产、市场与技术发展情况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5 杨引福;;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实施玉米优质工程[A];全国农业优化种植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0年
6 刘开昌;王庆成;;加入世贸组织后山东省玉米生产发展战略[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马云霞;;探讨4YB-1000A型玉米剥皮机的研究及应用[A];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董佑福;林维平;;山东省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现状及趋势[A];全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许兵武;田超洵;;浅谈玉米收获与农艺[A];全国玉米收获保护性耕作机械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纪晓霞;张满贵;;大力发展玉米生产 促进鄂尔多斯农业发展[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堂原;春夏玉米套作氮素竞争利用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2 罗瑞林;气候变化对内蒙古春玉米产量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3 苟诗薇;宁夏玉米生产的气候风险等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4 张振平;东北南部春玉米高产群体田间结构配置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柴斌锋;我国玉米成本及经济效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谢佳贵;黑土区春玉米营养特性及其高效施肥技术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3年
7 肖炎农;玉米耐旱QTL定位和遗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刘颖杰;气候变化对中国粮食产量的区域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玉芹;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特性及钾素养分调控效应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范秀艳;磷肥运筹对超高产春玉米生理特性、物质生产及磷效率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万赫;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玉米生产演替规律及发展趋势[D];延边大学;2007年
2 朴秀吉;吉林省玉米生产演替规律及发展趋势[D];延边大学;2006年
3 刘杰;南阳盆地玉米品种演变趋势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连艳鲜;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态区高产杂交种形态生理特征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0年
5 白国平;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芸;不同密度对夏玉米花丝发育和产量的影响[D];河南农业大学;2010年
7 刘峰;山东省玉米生产成本收益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8 武俊喜;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9 罗遵兰;华北地区冬小麦与夏玉米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韩世栋;苯磺隆防除夏玉米田阔叶杂草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锦;美农业部报告终结玉米牛市[N];期货日报;2007年
2 张利;临泉县夏玉米高产创建五统一[N];农民日报;2010年
3 定兴县农业技术中心 崔洪生;种植“春玉米”收入高[N];河北科技报;2007年
4 孙鲁威;山东要建玉米生产千斤省[N];农民日报;2007年
5 白慧磊王俊梅;山西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N];农民日报;2007年
6 赵红梅;我省玉米喜获丰收[N];河北日报;2007年
7 同文;五大主产区玉米生产“两增两减一平”[N];粮油市场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赵彤刚;玉米期价节节走低[N];中国证券报;2006年
9 田宜龙;我省玉米长势良好[N];河南日报;2008年
10 李俊超;玉米 短期不宜继续看空[N];期货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