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黄海涛  魏彩春  梁延鹏  温振宇  
【摘要】:场地污染是长期工业化的产物,特别是场地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文章介绍了有关重金属污染场地的概念,分析了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特点、来源及危害,阐述了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秀琴;朱勇;杨挺;叶宇飞;江潇潇;;水体重金属的污染危害及其修复技术[J];污染防治技术;2007年04期
2 孔春燕;;化学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效果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叶孟杰;;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J];黑龙江环境通报;2006年03期
4 曹泉;王兴润;;铬渣污染场地污染状况研究与修复技术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5 罗程钟;易爱华;张增强;赵娜娜;王琪;黄启飞;;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6 谷庆宝;郭观林;周友亚;颜增光;李发生;;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分类、应用与筛选方法探讨[J];环境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7 廖晓勇;崇忠义;阎秀兰;赵丹;;城市工业污染场地:中国环境修复领域的新课题[J];环境科学;2011年03期
8 王红新;;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研究[J];池州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9 梁家妮;马友华;周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9年04期
10 陈桂荣;曾向东;黎巍;袁艳梅;周圆圆;;金属矿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展望[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0年02期
11 徐良将;张明礼;杨浩;;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方法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12 孙辉;重金属污染地下水的电动力学修复技术[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3 王新;贾永锋;;土壤砷污染及修复技术[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7年02期
14 苏良湖;梁美生;赵由才;;不同固化剂对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效果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7期
15 张锡辉,王慧,罗启仕;电动力学技术在受污染地下水和土壤修复中新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1年02期
16 金春姬,李鸿江,贾永刚,罗先香,郭秀军;电动力学法修复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5期
17 可欣;李培军;张昀;李润东;张玲;;酒石酸淋洗过程中重金属形态变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18 韦革宏;马占强;;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体系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地位、应用及潜力[J];微生物学报;2010年11期
19 赵俊芳,孙文立;截止阀修复技术的改进[J];阀门;1994年01期
20 刘齐海;大型油罐抽瘪修复技术[J];油气储运;199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袁;蒋平;刘可柯;程胜高;;改性膨润土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应用前景[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令狐文生;徐江锋;徐景华;;污泥焚烧过程中重金属离子迁移规律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3 高敏;薛宝龙;高龙成;;含硫聚电解质的合成及在水处理应用[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黄兰椿;周永章;李红中;古志宏;;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进展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4)[C];2007年
5 邵颖;徐伟民;芮春芳;;羧甲基交联壳聚糖树脂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及树脂再生研究初探[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常玉芬;宁桂玲;林源;;一种球状高分子聚合物对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分离作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于卉;邢焕政;郭勇;李文君;;海河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8 袁亚仙;姚建林;马君银;顾仁敖;;重金属离子的电化学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9 刘志刚;;发动机曲轴轴颈修复技术[A];第十二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胡新涛;朱建新;丁琼;;基于LCA的POP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评价[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0暨第五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祥峰;亲水性萘酰亚胺阳离子荧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合成及性能[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2 任月明;铜离子印迹磁性生物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郑蕾;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属效能与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4 姜爱莉;柄海鞘的生理能量学及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春峰;利用粉煤灰合成沸石技术与吸附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赵晓伟;新型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吴小宁;分散支撑液膜中重金属离子的传输与分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8 Syed Mazhar Shah;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用于重金属离子的富集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9 张连海;腈纶基离子交换及变色纤维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安富强;新型表面分子印迹技术的建立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芳玉;临江三级硅藻土吸附重金属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李健中;重金属对生物脱氮除磷系统中微生物的毒性影响[D];广州大学;2010年
3 赖坤容;改性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其对水中重金属离子Pb~(2+)、Zn~(2+)、Ni~(2+)的去除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4 谢章旺;壳聚糖络合-超滤耦合工艺对溶液中重金属去除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高萌;改性壳聚糖对畜禽废水Cu~(2+)、Zn~(2+)的捕集[D];西南大学;2011年
6 孙莉;无机盐对小白菜种子的萌发毒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童基均;基于电化学技术的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和乳酸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8 徐永江;几种重金属离子对半滑舌鳎生理生态学影响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9 徐西奎;可吸附重金属离子的透水性水泥基材料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8年
10 陈锦;大洋多金属结核及富钴结壳浸出渣动态吸附重金属离子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糟朽纺织品的保存修复技术[N];中国文物报;2007年
2 通讯员 韩晓然;北京首家污染场地修复联合研究中心成立[N];中华建筑报;2010年
3 徐哲;文物修复技术明年申遗[N];市场报;2005年
4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素珍;受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N];农资导报;2006年
5 辜迅;彭州实施蔬菜基地试点工程[N];中国环境报;2008年
6 单海;校企共建污染场地修复研究中心[N];中国化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王勇;全瓷修复技术引领牙科材料升级[N];医药经济报;2006年
8 记者 常斐;一项新技术启动一个市场[N];中国石油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王翰林 实习生 李雅明;跳出海水污染治理的阴影[N];科技日报;2006年
10 赵美华;修复技术使西藏珍贵历史档案再现原貌[N];中国档案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