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水稻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二)

木村真人  和田秀德  高井康雄  戴治家  
【摘要】:研究了存在于水稻根际土壤中的水溶性的糖、氨基酸、有机酸,随水稻生育而变化的情况,所获结果摘要如下: 1)存在于根际土壤中的糖、氨基酸、有机酸的数量,在幼穗形成期前,与存在于非根际土壤中的数量无大差异,其数值均低,但在幼穗形成期则迅速增多,其后糖和氨基酸均保持了高水平的数值。 2)存在于根际土壤中的糖,主要是葡萄糖和蔗糖。 3)存在于根际土壤中的水溶性氨基酸有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酪氨酸、缬氨酸、天门冬氨酸、赖氨酸、异亮氨酸、白氨酸等。特别是丙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酪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多。另外非根际土壤中的水溶性氨基酸含量少,并以丝氨酸、甘氨酸为主。 4)存在于根际土壤中的水溶性有机酸中,C_3以上的饱和脂肪酸类、醋酸、甲酸富马酸类所占比例大,但在非根际土壤中,除此之外,乳酸、琥珀酸类、草酸苹果酸类所占比例也不小。 5)早育秧期和淹水期存在于根际土壤中的水溶性氨基酸和水溶性有机酸的组成是类似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世亮,介晓磊,翟东明,李有田,丁克强;不同磷源在玉米根际的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3年02期
2 马斌,周志宇,张彩萍,李雪瑞;超旱生灌木根际土壤磷的含量特征[J];草业学报;2005年03期
3 木村真人;和田秀德;高井康雄;戴治家;;水稻根际土壤的理化性质(一)[J];宁夏农林科技;1979年01期
4 焦如珍,杨承栋;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变化趋势[J];林业科学;1999年01期
5 刘世亮,介晓磊,李有田,胡著邦;作物根际土壤有机磷的分组及有效性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褚卓栋;张桂银;薛培英;徐国明;毕淑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有效铅镉的浸提剂筛选[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4期
7 范晓晖,施卫明,刘芷宇;石灰性土壤上植物根际锌的形态分布及其与植物吸收锌的关系[J];土壤;1993年05期
8 鄢来斌,马义兵,张福锁;根际中碳和氮的输入及转化[J];土壤;1993年05期
9 方昉;吴承祯;洪伟;范海兰;宋萍;;植物根际、非根际土壤酶与微生物相关性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年03期
10 尹力初;张杨珠;周卫军;张新文;;施肥对婆婆纳、离子芥、小花糖芥3种麦田杂草根际pH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年01期
11 张学利,杨树军,刘亚萍,刘淑玲;章古台固沙林主要树种根际土壤性质研究[J];中国沙漠;2004年01期
12 李宝福,张金文,赖彦斌,潘辉;巨尾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的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1999年S1期
13 高文星;张莉丽;任伟;马斌;周志宇;;河西走廊盐渍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根际磷含量变异特征[J];草业科学;2008年07期
14 蒋秋怡,叶仲节,钱新标,徐金良;杉木根际土壤特性的研究——(Ⅰ)杉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化学性质的比较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15 张磊;宋凤斌;崔良;于燕玲;;根际效应下镉在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16 黄玉茜;韩晓日;杨劲峰;刘宁;刘小虎;;花生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研究[J];土壤通报;2011年03期
17 李晓林;;垫江柚不同品种氨基酸含量分析初报[J];西南园艺;1989年02期
18 J.F.Gallander;江亦行;;几种草莓品种果实中氨基酸含量与采收期的关系[J];农业新技术;1981年03期
19 符云俊;李映;;沼液喂猪注意要点[J];今日种业;1991年02期
20 李兴霞;董淑风;刘禾蔚;;烟台海域裙带菜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培兴;赵天睿;;銨盐中毒小白鼠組織氨基酸代謝的紊乱[A];中国生理科学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生物化学)[C];1964年
2 蔡桂兰;贾建平;;轻度认知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研究[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孙剑;徐艳辉;王鑫;;大白菜对白斑病的抗性及其相关的生理生化性状的遗传规律[A];中国园艺学会首届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4 王立军;傅海平;;血清β-CTx的测定及临床应用[A];2006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朱雪锋;李远刚;段鹏飞;刘鸣华;;基于谷氨酸衍生物的自组装有机纳米管[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胡薇薇;何萍;闫海静;许正浩;方崎;钟凯;陈忠;;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癫痫发生的作用及其与星形胶质细胞的相关作用机制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专刊[C];2009年
7 高扬;周蓓;王志忠;沈元月;;糖、酸和谷氨酸处理对设施草莓果实成熟的影响[A];庆祝中国园艺学会创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修虹;;HPLC-ELSD法同时测定复方吡拉西坦脑蛋白水解物胶囊中吡拉西坦和谷氨酸的含量[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9 胡兆农;吴文君;刘安西;姬志勤;;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对昆虫谷氨酸电位的影响[A];昆虫学创新与发展——中国昆虫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高文元;刁明芳;刘海瑛;张琰敏;章岚;杜丽;;毛细胞的神经递质-谷氨酸在声损伤中对耳蜗作用和防护[A];中国生理学会肥胖的临床与基础暨神经免疫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晓春;肝门阻断再灌注后脑皮层兴奋性递质改变和肢体缺血预适应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2 罗和古;基于代谢组学的逍遥散方证相关的机理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徐春英;冬小麦氨基酸代谢与抗旱性关系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4 刘微;水稻转Bt基因对稻田土壤光合碳固定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胡学玉;不同青菜品种吸收利用土壤锌能力的差异与机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6 刘剑;烟粉虱—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寄主植物互作关系与营养机制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曾俊伟;P2Y_1受体介导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到神经元的信号传递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8 肖向建;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9 贺永华;根际土壤中甲磺隆除草剂快速降解及其生态化学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凌云;生物强化净化作用在梦清园芦苇湿地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敏;钝挫伤对视网膜及体外培养Müller细胞谷氨酸含量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5年
2 朱文智;芬太尼与电针合用对慢性炎性痛大鼠镇痛效果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3 李莉;断乳后慢性铝暴露对大鼠海马LTP及谷氨酸含量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4 颜涛;迷迭香酸抗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凋亡作用及机制的探讨[D];南华大学;2006年
5 曹岩坡;外源水杨酸和谷氨酸降低韭菜硝酸盐累积的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7年
6 商进春;尿毒症脑病大鼠额叶皮质谷氨酸和γ-氨基丁酸浓度变化[D];青岛大学;2007年
7 付勇;苏氨酸母液中氨基酸的分离纯化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8 陈景勇;谷氨酸萃取与沉淀分离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9 王曼丽;不同时段睡眠剥夺对大鼠缰核内氨基酸和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周兆丽;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大鼠中枢高敏感性的Glu-NMDAR-nNOS通路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传武;聚γ——谷氨酸增效剂通过专家鉴定[N];农资导报;2008年
2 苏奎;谷氨酸市场新机会[N];医药经济报;2008年
3 顾永华记者 蔡美萍;江苏产味精91.3%合格[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记者 李飚 朱卫国;菱花集团与立功科技合作项目奠基[N];济宁日报;2005年
5 刘伊婷;无盐味精质量纯正[N];中国质量报;2007年
6 石维忱;六问如何吃味精[N];健康报;2007年
7 副主任医师 曹桂兰;中风后早用神经保护剂[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荣;一创投拟退出谷氨酸公司[N];中国证券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丹江;谷氨酸小周期大环境双双向好[N];中国化工报;2010年
10 本报特约撰稿人 徐铮奎;零退税率难改增长前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