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和GIS的天津滨海新区30年间生态用地变化分析
【摘要】:利用天津滨海新区1979年和2004年的TM影像以及2009年的SPOT影像资料,通过目视解译方法及GIS软件的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获取了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以此为基础,结合相关资料研究了滨海新区生态用地的总体特征、生态用地与非生态用地以及生态用地内部的相互转化特点,并对这些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9年-2009年,研究区的生态用地总面积在不断下降,2004年前后分别有56 424.74hm2和8 874.35hm2的生态用地转变为农田和建设用地;在生态用地内部,林地和城市绿地的比例太低,生态服务功能较高的滩涂大量转变成盐田,部分海域变为滩涂。研究区生态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自然因素、城市扩张及经济因素。
|
|
|
|
1 |
方川;侯文良;;民丰县沙漠化现状及其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6年S1期 |
2 |
陈凤臻;姜琦刚;赵明;马驰;于显双;;基于GIS的近30年来松辽平原沙质荒漠化遥感动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12期 |
3 |
潘海燕;高敏华;吕江红;;应用遥感和GIS技术进行绿洲变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年09期 |
4 |
李江荣;杨昆;崔庆雄;谭俊翔;;滇池流域城市湿地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
5 |
李雪梅;;基于GIS的天津市滨海新区湿地演变分析[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
6 |
曹喆;张震;张海波;;遥感及GIS技术在天津滨海新区生态监测中的应用[J];天津科技;2006年02期 |
7 |
曾珍英;江艳;刘涛;;基于Landsat_TM影像的江西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
8 |
杜会石;南颖;朱卫红;;图们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0年03期 |
9 |
王琳琳;王旭红;;正蓝旗荒漠化遥感动态监测研究[J];地下水;2011年04期 |
10 |
邹应双,王义祥;基于RS和GIS的民勤湖区环境恶化动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11 |
裴志远,杨邦杰;应用NOAA图像进行大范围洪涝灾害遥感监测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1999年04期 |
12 |
张红玉,李武福,郭颖;贵州省六盘水市石漠化遥感—GIS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年05期 |
13 |
王云鹏,闵育顺,傅家谟,盛国英;水体污染的遥感方法及在珠江广州河段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J];遥感学报;2001年06期 |
14 |
马明国,陈贤章;基于遥感与GIS的黄土丘陵区生态监测系统研究——以定西地区4县为例[J];中国沙漠;2003年03期 |
15 |
韩红霞,高峻,刘广亮;遥感和GIS支持下的城市植被生态效益评价[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12期 |
16 |
周红妹,周成虎,葛伟强,丁金才;基于遥感和GIS的城市热场分布规律研究[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
17 |
刘瑞民,王学军;太湖污染与环境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01年03期 |
18 |
赵晓丽,张增祥,刘斌,王长有;基于遥感和GIS的全国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4期 |
19 |
沙晋明,李小梅,史舟,王人潮;在GIS支持下的东南山区土壤景观监测与制图[J];山地学报;2002年05期 |
20 |
姜宁宁;庞莎;;基于GIS的延安市城郊区土地生态重要性分析[J];地下水;201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