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疏松特征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A)特征性认知功能损害,极其严重程度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脑白质疏松作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预测因子的价值。方法:选择LA患者50例为A组,并按Aharon-Ptretz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分组;选择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B组;选择头颅CT正常老年人50例为C组。全部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分。结果:①A、B、C 3组间,除命名得分在C组与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MoCA总分、各分项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注意力、延迟回忆在A组表现尤为突出,与B组和C组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时间与地点定向力损害也较明显;②在LA分级分组研究中,0~1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正常,2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0~1级相比,除记忆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与0~1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1级相比较,记忆、语言、注意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4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1级相比较,记忆、语言、注意、视空间执行能力、定向力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2级相比较,记忆、语言、注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级认知功能评分MoCA得分与3级相比较,除记忆、语言、注意外,视空间执行能力、定向力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级MoCA总分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意力、延迟回忆可能是LA早期的特征性认知功能损害;脑白质疏松作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预测因子有一定的价值;LA分级与认知功能损害呈正相关,LA分级越高,认知功能损害无论在程度上还是广度上越严重。
|
|
|
|
1 |
秦利;王丽平;;脑白质疏松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J];吉林医学;2010年30期 |
2 |
解新荣;曹莹;;脑白质疏松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J];临床医学;2010年09期 |
3 |
赵洁慧;曲毅;方宁远;;老年高血压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老年医学与保健;2008年05期 |
4 |
谭忠林,柯永勤,曾国珩,苏树槐,王学建;脑白质疏松老年人的认知功能[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年05期 |
5 |
谭宗林,曾国珩,柯永勤;脑白质疏松和认知功能[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9年01期 |
6 |
董艳娟;;脑白质疏松的研究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7年04期 |
7 |
黄维星;王宝军;;脑白质疏松患者溶血磷脂酸的测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
8 |
杨荣文;常履华;;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J];医学综述;2011年17期 |
9 |
李义召,刘爱芬,迟兆福,郭洪志,韩丹春,李大年,崔元孝;脑白质疏松[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年01期 |
10 |
胡彦丽,刘续春,崔允霞;脑白质疏松老年人的血液流变特性观察[J];铁道医学;2000年04期 |
11 |
秦绍森,李娟,牛海军;脑白质疏松的临床意义[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1996年02期 |
12 |
李明,黄柏如,李剑,李慧明;脑白质疏松患者的神经心理特征[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3期 |
13 |
张临洪!430014,经屏!430014;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浆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1年04期 |
14 |
付林,胡敬花,刘伟娟,刘翠环,韩凌;脑白质疏松与老年性运动功能障碍相关性的MR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3年06期 |
15 |
张涛;贾晓军;赵瑾;张猛;周华东;;高尿酸血症加快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J];重庆医学;2008年07期 |
16 |
张涛;陈阳;张猛;贾晓军;邓娟;杨珩;周华东;;糖尿病加快老年颈动脉斑块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J];重庆医学;2008年07期 |
17 |
窦志杰,李宇彤,张凤霞;脑白质疏松的影像学特征与临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8期 |
18 |
汪皖君;王新平;;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年09期 |
19 |
余汉辉;周东;彭龙;詹升全;李昭杰;林志俊;林晓风;侯庆石;;脑肿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1年04期 |
20 |
蔡美华,林莉;脑白质疏松与多发性脑梗死假性球麻痹关系初探——附54例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