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HepG2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与图谱的建立

李丽梅  王秀梅  
【摘要】:目的:优化双向电泳的样品处理方法,建立HepG2细胞蛋白质双向电泳图谱。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11640培养液培养HepG2细胞,胰酶消化后收集细胞,加入细胞裂解液使细胞充分裂解,冰浴超声离心后取上清液进行双向凝胶电泳,电泳图谱经考马斯亮蓝染色及图像扫描与分析。结果:通过对HepG2细胞蛋白提取液进行双向电泳,在13 cm pH 3~10(L)IPG胶条上可分离到(297±23)个重复性及分辨率均较好的蛋白质点,蛋白斑点的匹配率为83%。结论:HepG2细胞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及图谱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肝癌蛋白质组学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丽艳;王文静;宋悦;;蛋白质组学在肝癌中的研究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2 ;我国科学家发现导致肝癌的易感基因区域[J];生物学通报;2010年09期
3 贾艳会;刘树业;;蛋白质组学及其在肝癌中的应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年05期
4 郝华;欧海玲;崔锦珠;;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年05期
5 蒋汝红;彭国平;;肝脏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若干进展[J];国际遗传学杂志;2006年04期
6 宋森涛,朱樑,王文静,罗治文,谢渭芬;应用SELDI-TOF MS技术分析肝癌血清差异表达蛋白[J];实用癌症杂志;2004年06期
7 白瑞霞;王文礼;;蛋白质组学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8 王全军;蛋白质组学在药物毒理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4期
9 金平,孔北华;蛋白质组学及其在卵巢癌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2004年04期
10 徐建华,邵丽春,郭晓钟;蛋白质组学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黎;马清涌;王倩;孙丽娜;丁海燕;司履生;王一理;;肝细胞癌发生的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病理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梁丽娟;谢俊大;赵奎君;;蛋白组学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A];药用植物化学与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陈华;唐福林;姚志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Sa抗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张养军;应万涛;刘科辉;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评价的标准蛋白质试验设计与样本制备[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何春涤;朱红;周海涛;陈洪铎;;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在皮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aCaT细胞和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吴志勇;;自由流电泳(FFE)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综述)[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美国应用生物系统公司与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蛋白质组合作实验室成立[A];第三届科学仪器前沿技术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8 张雷;王珺;林标扬;严世贵;杨国敬;;成人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高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李学任;魏路清;;蛋白质组学技术在肺部疾病应用及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汪世华;胡开辉;;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与发展趋势[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提高海峡西岸经济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泉;双向凝胶电泳技术研究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4年
2 冯钜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肝癌血清标记物[D];复旦大学;2005年
3 牟培源;超声引导超抗原瘤区注射协同微波治疗肝癌后局部免疫应答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D];军医进修学院;2001年
4 张慧珍;蛋白质组学方法筛选肺癌相关蛋白及人源性肺癌单链抗体库的构建[D];郑州大学;2005年
5 廖艳;异烟肼与利福平肝毒性的代谢组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刘小丽;重型肝炎血清的蛋白质指纹图谱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陈清宇;人胰液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8 赵军艳;酪氨酸蛋白激酶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苦参碱,AG490对肝癌细胞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9 孙伟;液质联用蛋白质组学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正常人尿蛋白质组鉴定中的应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10 张波;脑梗死后自体神经干细胞原位激活及其蛋白质组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森涛;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血清肝癌相关性蛋白质[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朱晓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肝癌血供变化特征及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3年
3 严林;mIL-12基因转染抑制裸鼠肝癌血管生成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裘敏剑;肝癌TACE术中利多卡因碘油乳剂止痛效果评价[D];浙江大学;2006年
5 彭秋平;肝癌氩氦冷冻治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1年
6 孙鹏;眼镜蛇毒灌胃后的兔血清对肝癌的抑瘤及促凋亡作用[D];暨南大学;2003年
7 高嵩;肝癌肠系膜上动脉供血的DSA研究与介入治疗[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王慧峰;六味地黄丸对实验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增效作用的病理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9 张竹青;Annexin7和UCH-L3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的表达[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10 孟晓燕;蟾毒灵诱导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5-FU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淼记者 于莘明;我构建世界第一张人类器官蛋白质组“蓝图”[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景华通讯员 张淼;我科学家有望实现肝癌防治重大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3 实习生 颜新华;肝脏移植到底能否治愈肝癌[N];科技日报;2005年
4 ;怎样预防肝癌的发生[N];农村医药报(汉);2003年
5 副主任医师:洪玉;肝癌会遗传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4年
6 杨锋;八招让你远离肝癌[N];医药经济报;2005年
7 马长福;加味柴胡龙胆汤治疗肝厥肝癌昏迷症[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 陈丹;著名肝胆专家吴孟超:肝癌发病呈低龄化趋势[N];福建日报;2008年
9 黎国器;中西医治肝癌各显神通[N];上海中医药报;2009年
10 吴志;治疗肝癌,不要对索拉非尼过于乐观[N];中国医药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