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

徐祖新  郭少斌  
【摘要】:页岩气藏大面积连续分布,而且不受构造作用的控制,页岩气的生烃、排烃、运移、聚集和保存全部在烃源岩内部完成,页岩既是烃源岩、储层,也是盖层。页岩气成藏机理具有明显的"混合型"特征,根据成藏条件的不同,成藏机理可分为吸附机理、活塞式成藏机理或置换式成藏机理两种类型。页岩气成藏机理兼具煤层吸附气和常规圈闭气藏的特征,体现出了复杂的多机理递变特点。页岩气成藏机理实质上就是页岩孔隙中的不同赋存方式的天然气空间比例分配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徐祖新;郭少斌;;页岩气成藏机理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06期
2 徐波;郑兆慧;唐玄;郭华强;聂海宽;张培先;;页岩气和根缘气成藏特征及成藏机理对比研究[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1期
3 左学敏;时保宏;赵靖舟;白兆华;;中国页岩气勘探研究现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S1期
4 白兆华;时保宏;左学敏;;页岩气及其聚集机理研究[J];天然气与石油;2011年03期
5 李虎;秦启荣;曾杰;何璐;何溥为;陈晨;;对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思考[J];天然气技术;2010年06期
6 张金川;聂海宽;徐波;姜生玲;张培先;汪宗余;;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J];天然气工业;2008年02期
7 邴尧忠;;用深盆气成藏理论寻找潍北凹陷深层气[J];录井工程;2002年03期
8 杨振恒;李志明;沈宝剑;韩志艳;;页岩气成藏条件及我国黔南坳陷页岩气勘探前景浅析[J];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03期
9 郭洋;;页岩气与煤层气成藏条件与开发技术对比[J];内江科技;2010年12期
10 许洁;许明标;;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11 姜文斌;陈永进;李敏;;页岩气成藏特征研究[J];复杂油气藏;2011年03期
12 ;页岩气开发:唤醒沉睡“宝藏”[J];经济视角(上);2008年10期
13 牟雪江;;页岩气登台亮相[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12期
14 郑言;;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J];中国石化;2009年02期
15 胡文瑞;;迎接页岩气发展的春天[J];中国石油石化;2009年11期
16 宫正;;全球40家公司在欧洲寻找页岩气专家认为勘探前景难料[J];山东国土资源;2010年04期
17 吴清;;页岩气热的“冷”思考[J];中国石油石化;2011年12期
18 李天星;;页岩气引发能源革命[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6期
19 李天星;;中国页岩气产业前景广阔[J];中国石油企业;2011年06期
20 顾永强;;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前景可期[J];中国石油企业;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珠福;钟建华;于艳玲;吴琼玲;孙红华;;页岩气与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及成藏机理对比[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史进;吴晓东;孟尚志;莫日和;赵军;;页岩气开发现状及开采技术分析[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建秋;段永刚;;页岩气藏水平井压力动态特征[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海涛;张旭东;;陆相页岩气井大型压裂优化设计研究[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大型气田天然气成藏机理与富集规律研究[A];2009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9年
6 魏嘉;郭全仕;;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地震技术[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晓东;林年添;汤健健;王焕军;郝继杰;;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在页岩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琚宜文;颜志丰;李朝锋;房立志;张文静;;我国煤层气与页岩气富集特征与开采技术的共性与差异性[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雪秋;;页岩气储层地震波场研究中的建模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同伟;张铭杰;闫建萍;胡沛青;张成君;宋春晖;陈克娜;叶聪林;;非常规石油、天然气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振瑞;遵义—綦江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沉积特征及页岩气评价参数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郭栋;济阳坳陷CO_2气成藏机理与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3 鹿洪友;埕岛油田东斜坡区成藏条件与成藏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4 刘晓;二连盆地乌里亚斯太凹陷中洼沉积体系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蔡忠东;渤南洼陷下第三系隐蔽油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6 杨侃;岩石微孔隙中气体吸附、链状分子运移的计算模拟及其油气地质意义[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小军;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区盆山耦合与油气聚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8 张本琪;车镇凹陷层序地层与石油地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9 窦伟坦;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及油藏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吕宝凤;川东南地区构造变形与下古生界油气成藏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中国页岩气资源开发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2 康玮;页岩气资源税费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杨敏;我国页岩气开发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蒲泊伶;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条件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5 程烜;南华北盆地二叠系地层特征与页岩气勘探前景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6 李政;东营凹陷页岩气勘探潜力初步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7 邹瑜;川西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五段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8 潘志刚;湖南省邵阳短桥矿区煤层气赋存条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文彩霞;深盆气藏的成藏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例[D];西北大学;2004年
10 朱丽;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成藏条件差异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琼杰;诸多难题困扰我国页岩气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巧然;“页岩风”能否在中国越吹越劲[N];中国石油报;2011年
3 晨澜;对外交流为页岩气开发添底气[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记者 丁全利;页岩气勘查进入中国地质界视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5 李冰 李婧婧;页岩气藏:尚待开发的处女地[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杨玉峰;页岩气开发牵动能源市场[N];人民日报;2010年
7 李慧;页岩气并非亚洲首选[N];中国能源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海霞;页岩气使美国“天然气化”了[N];中国能源报;2010年
9 温川;对页岩气也要“细嚼慢咽”[N];中国矿业报;2010年
10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袁国华;美国劲吹“页岩气”旋风[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