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德士古气化炉操作温度的探讨

王晓滨  
【摘要】:德士古煤化气炉是典型的煤气化装置,由此工艺产生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是合成甲醇的基本原料,其中的操作温度是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重点讨论操作温度对工艺过程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刚,张涛;德士古气化炉的提温操作[J];化肥工业;2002年01期
2 F.C.Brown ,蒋威德 ,钱笑公;评述关于合成氨和甲醇生产的煤气化工艺[J];煤炭转化;1981年03期
3 高春雷,马飞;新型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与德士古炉的对比[J];中氮肥;2005年06期
4 W.LU,刘国海 ,黄鸣;煤气化方法选择原则[J];煤炭转化;1984年03期
5 许波;德士古煤气化装置运行问题探讨[J];煤化工;1999年04期
6 王伟;王延坤;;几种气流床气化炉部分气化指标的对比分析[J];贵州化工;2006年03期
7 吕运江;潘荣;吕传磊;庞治;周渊;;德士古煤气化工艺运行方式总结[J];化肥工业;2008年01期
8 李波;吕传磊;潘荣;;多喷嘴对置式气化炉在兖矿鲁南化肥厂的应用[J];中氮肥;2011年02期
9 管野孝悦;侯祺棕;;煤炭气化炉开发动向[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1985年04期
10 鲍际仁;航空与航天用钛合金的发展[J];材料导报;1990年09期
11 潘俊;;德士古气化炉支撑板温度高的原因及解决办法[J];中氮肥;2006年06期
12 王桂英;彭晖;顾申;余启炎;朱警;戴伟;;聚合级乙烯净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J];石油化工;2007年09期
13 王旭宾;德士古煤气化炉耐火砖问题探讨[J];煤气与热力;1998年06期
14 陶桂英 ,杜棣华;有机化合物中氮的測定——低温燃烧法[J];化学世界;1962年03期
15 齐洪民;;国内煤化工发展过热阶段对引进国外先进煤气化技术的简要比较[J];河北企业;2011年06期
16 张治涛;德士古气化炉简介[J];石化技术与应用;1987年02期
17 李万祝;环氧丙烷装置取样阀门的改进[J];设备管理与维修;1991年07期
18 傅淑芳,龚欣,沈才大,肖克俭,于建国,于遵宏;德士古气化炉冷态停留时间分布测试(Ⅰ)[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19 王鍾慈;陳啟慧;;利用廻轉窑從煉鉛爐渣中回收鋅和鉛[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55年20期
20 ;德士古法[J];煤化工;198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林;李军;卢忠远;牛云辉;邱天;;余热蒸汽气流磨操作温度对超细化的影响[A];中国硅酸盐学会水泥分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陳隆建;田青禾;黄兆中;;发光二极体的操作温度之讨论[A];海峡两岸第十七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10年
3 王菊香;朱新波;李原;阮积晨;钱江潮;周海霞;曾炜炜;黄珍;方希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内源性一氧化碳动态检测意义探讨[A];第六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儿科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班论文汇编[C];2009年
4 孙艳;孙炳伟;孙志伟;金勤;;高氧联合外源性一氧化碳对脓毒症小鼠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5 谭砂砾;祁新宇;郑华德;;一氧化碳低温氧化稀土催化剂的制备与结构特性分析[A];有毒化学污染物监测与风险管理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刁鹏;张大峰;王静懿;何卫平;项民;张琦;;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的电化学催化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纳米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陈喜蓉;邹汉波;董新法;林维明;;负载型钌催化剂上CO选择性氧化反应及载体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潘辉;刘晓华;蔡燕徽;黄石德;;城市行道树对CO、TSP浓度的影响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3 城市森林建设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9 陈伟良;曾曙光;李海刚;黄洪章;潘朝斌;;舌鳞组织iNOSmRNA表达及其意义[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陈再根;王芳;庞永强;;影响烟气一氧化碳测定准确性的因素[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茅艳;人体热舒适气候适应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朱荣娇;含一氧化碳二元体系的相平衡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周建国;含一氧化碳二元系统高压气液相平衡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4 毕建立;诱导型血红素氧合酶及外源性一氧化碳对犬无心跳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5 朱冬生;吸附式热泵循环过程的模拟及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1991年
6 蔺爱国;改性聚四氟乙烯滤膜精细处理油田含油污水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6年
7 邢邯英;血红素加氧酶-1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8 崔晓辉;硫化氢在大鼠内毒素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9 赵玺灵;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建筑热电联供系统的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王益群;生物质在流化床中热解过程的动力学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曙光;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D];石河子大学;2006年
2 陈湘萍;血红素氧合酶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3 杨黎宏;血红素氧化酶-CO系统对实验性肝硬化大鼠肾脏形态及功能影响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4年
4 吴文炳;浆态床富碳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工艺及动力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周玉红;纳米碳管的制备及表征[D];天津大学;2006年
6 李熙;金属氧化物CO传感器智能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7 杨树升;活血清肺饮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季甲;一氧化碳与丙酸/甲酸甲酯二元系统高压气液相平衡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索晓华;内源性一氧化碳在感染性休克时对肺组织和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10 陈惊波;变压吸附法净化氢气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邱爽;汽车尾气危害胎儿生长发育[N];保健时报;2007年
2 徐建勋;吸烟有损眼睛健康[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姚耀富;装置开车 专家把脉[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沙河市动物医院 付丽伟 沙河市动物防检站 张占江 沙河市新城兽医站 申岳学;谨防鸡有害气体中毒[N];河北科技报;2007年
5 苏厚雄 方松华;武汉石化完成一氧化碳锅炉节能改造[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沈文;扬子石化加快醋酸配套项目采购进程[N];中国石化报;2007年
7 记者 牟宗艳李泰豫;首都全面推广清洁油品迎接绿色奥运[N];中国石化报;2008年
8 李学华;美科学家要让二氧化碳可循环使用[N];中国煤炭报;2008年
9 王骏 管春生 蒋国华 吴友英 王守黎;多实践才能多认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N];今日信息报;2010年
10 李函;用太阳能将温室气体转化为燃料[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