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哈得油田薄砂层油藏水驱模型研究

鲜波  蒋仁裕  田兴富  张建华  廖建华  胥丁  
【摘要】:塔里木盆地哈得逊油田属于典型的薄层底水油藏类型,油层有效厚度较薄,纵向上油层数较多,油井无水采油期短,若采用传统的开发方式开采,不但不能有效抑制底水的锥进,而且油藏的动用储量也较低。为此该油田采用了双台阶水平井开采,以解决单层动用储量较低等突出矛盾。虽然诸多文献已对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的地质、渗流和开采动态特征以及其注采机理做了详尽的研究,但这些理论研究还不能很好的解决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开发所面临的问题。随着油藏采出程度的增大,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的产水规律随着地层能量、双台阶水平井段相互干扰等因素影响逐渐趋于多元化、复杂化。为此必须研究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的水驱模型,以便更好的指导油藏的中后期开发。文章根据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地质特征,在建立了薄层底水油藏地质及渗流模型的基础上,从普通薄层底水油藏水驱模型入手,结合哈得油天油藏实际特征推导出哈得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水驱模型。为油藏及早调控油井、抑制含水高度,提高油藏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鲜波;蒋仁裕;田兴富;张建华;廖建华;胥丁;;哈得油田薄砂层油藏水驱模型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9期
2 李明军;杨志兴;;薄层底水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风险分析及优化处理[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3 王贵文;张彬;陈勇;白旭;张家彬;梁高红;古仁超;;盘古梁长6油藏水驱后储层特征变化研究及应用[J];石油化工应用;2016年12期
4 刘雪梅;;薄层底水油藏单井射开程度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年16期
5 李成勇;张烈辉;刘启国;张燃;张圣兵;;薄层底水油藏部分打开直井试井解释方法研究[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6 任超群;李文红;孔令辉;张鹏;宋智聪;;夹层性质对厚层底水油藏水驱规律的影响[J];石油化工应用;2017年06期
7 吕恒宇;胡永乐;邹存友;;高含水油藏“二三结合”优化技术研究进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年04期
8 张智勇;刘学文;马金力;许黎明;;耿83区长4+5、长6油藏水驱特征及稳产技术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7年08期
9 蒙凯;白旭;王小梅;张鹏;;吴420区长6油藏水驱影响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4年05期
10 戴彩丽;路建国;任熵;石国新;韩力;赵福麟;;薄层底水油藏底水锥进控制可视化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1 庞明越;唐海;吕栋梁;;缝洞型油藏水驱曲线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3期
12 彭得兵;唐海;吕栋梁;韩力;王中武;;隔夹层对薄层底水油藏排水采油动态影响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3 柳桂永;姜宇;张倢;;镰刀湾长2油藏高含水期稳产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年03期
14 贾鹏;;盘河沙三下油藏水驱油微观试验研究[J];内江科技;2006年01期
15 刘萍;;陆梁油田陆22井区呼图壁河组油藏提高开发效果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7年Z1期
16 宋宗平;李正文;李来林;何玉前;;含泥质砂岩油藏水驱后的速度变化特征分析[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8年02期
17 吉子翔;路存存;胡方芳;杨伟华;姚莉莉;;超低渗透油藏改善水驱效果技术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8年09期
18 王海文;史冬梅;李萍;;提高盘古梁区长6油藏水驱动用程度技术研究及应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3年06期
19 高丽;李丽丽;宋金艳;;稀油油藏水驱后转蒸汽驱油机理研究[J];内江科技;2012年07期
20 王敬朋;曹文江;邱子刚;史毅;范希彬;;薄层底水油藏水平井开采特性研究——以陆9井区为例[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启东;陈月明;张浩毅;;王场油田高含盐油藏水驱储层参数变化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2 许志雄;杨健;黄新翠;刘可;范鹏;孟令为;杨学武;张彬;;姬塬油田黄219区长9油藏储层特征研究及应用[A];第十四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8年
3 朱广社;沈焕文;冯立勇;王碧涛;陈弓启;张鹏;杨学武;刘可;;靖安三叠系油藏水驱波及系数评价及改善对策[A];低碳经济促进石化产业科技创新与发展——第九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毛建文;王小宁;刘永涛;王继文;姚莉莉;刘俊芹;;耿271长8油藏水驱开发特征分析及稳产技术研究[A];石化产业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八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杨健;许志雄;刘可;杨学武;范鹏;孟令为;田发金;姚杨;;姬塬油田盐67区长8油藏见水特征分析及治理对策[A];第十四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8年
6 杨志承;康志华;班小金;杨少琼;曾波清;盛中华;姚杨;冯帆;;D9油藏开发形势及稳产对策研究[A];第十三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7年
7 刘辉林;姚杨;闫杰;杨志承;胡锦博;盛中华;鲁渭;高少峰;;提高D区C1层油藏水驱动用程度方法探讨与研究[A];第十三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7年
8 李忠志;王蒙;汪万飞;于向前;王林;;W410长6油藏稳产技术政策研究及效果[A];第十三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7年
9 焦宝;李军建;郑锡;张建魁;王新星;石明星;吕江海;倪龙州;;姬塬油田H57区块长8油藏水驱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A];绿色石化·创新集成·效能提升——第十一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石化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5年
10 胡志明;祝志敏;高树生;郭和坤;熊伟;单文文;;砾岩油藏水驱采油机理研究[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运强;薄层状、高渗透底水油藏优化控制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2 杨阳;缝洞型油藏水驱机理及注水开发模式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3 刘霞;基于谱分解的岩性油气藏薄层识别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鑫君;高家塌油区长2油藏开发方式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2 袁晓琪;华庆油田白257区长6油藏裂缝识别及水驱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3 刘如斯;X291-X81井区长6油藏开发效果评价及调整对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4 朱旭;LH生物礁灰岩油藏剩余油形成机理及提高采收率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5 杨峻懿;W-G特高含水油藏剩余油潜力及挖潜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6 徐建鹏;低渗透油藏直井多段压裂开发技术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7 于淼;缝洞油藏3D打印技术及水驱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8 魏克宇;气顶底水油藏高含水期调整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9 周芸;M油藏井网重构方案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10 单奕;南海东部LYD13油田油藏动态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太昌 新刚 忠华;应对低油价的创新密码[N];科技日报;2017年
2 华北油田采油二厂总地质师 王玉忠;深化地质认识 突破开发盲区[N];中国石油报;2017年
3 通讯员 王学立;大港采三“三变”解“三低”[N];中国石油报;2018年
4 沈中林;我国底水油藏开采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钟科;新技术破解底水油藏开发难题[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记者 李祖诗 通讯员 陈圣立;攻关底水油藏开发保稳产[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王希明 菅李峰;胜利油田开发底水油藏有突破[N];中国石化报;2000年
8 记者  齐芳 通讯员  王宇星;我科学家攻克底水油藏开发关键技术难题[N];光明日报;2007年
9 通讯员 王学立;“妙手”调控助老油田“回春”[N];中国石油报;2019年
10 石成方 胡亚斐;坚持不懈 持续攻关 低渗透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取得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1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