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融合──阴阳生命观
【摘要】:中国古代哲学与医学的融合──阴阳生命观王晓燕(南京医学院博士研究生210029)导师张慰丰主题词阴阳学说/历史,古代医学/历史1中国古代生命观的形成及其性质当我们进而探究中国古代生命观形成的原因及其过程时,便会发现古人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局部的、个别的...
|
|
|
|
1 |
宋镇星;阴阳三议[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
2 |
吴水盛,张丽霞;阴阳学说的哲学思想底蕴源流考[J];中医药学刊;2004年09期 |
3 |
杨学鹏;阴阳的科学内涵[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年05期 |
4 |
苏沈;你的身体也分阴阳[J];中老年保健;2003年10期 |
5 |
叶新苗,唐云;中医阴阳学说源流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6 |
王全志;《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探讨(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01期 |
7 |
罗颂平,张王珍;辨证论治中的两分法[J];新中医;1994年01期 |
8 |
夏惠民,张莉;《周易》阴阳学说在《内经》中的运用[J];河北中医;1995年01期 |
9 |
关晓光,黄寅焱,李红珠;阴阳学说与《内经》脉诊体系结构的确立[J];中医药学刊;1996年04期 |
10 |
祁兆培;浅谈“阴阳之道”在临床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药;2000年03期 |
11 |
陶必贤,陶必修;阴阳学说与广义的互补原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12 |
张宇享;《内经》阴阳源流索新[J];河南中医;1999年03期 |
13 |
傅贞亮;《黄帝内经》对阴阳学说发展的贡献[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4 |
董熙农;阴阳学说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1998年04期 |
15 |
冯前进,牛欣,刘亚明;中医阴阳学说与物理学对称理论的相互关联[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6 |
徐圣秋;以阴阳学说试析中医与西医之关系[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4年10期 |
17 |
黄力生;从阴阳学说探讨健身运动的最佳选择[J];长寿;1994年07期 |
18 |
赵辉贤,邓云鹰;《周易》与中医阴阳、五行学说[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
19 |
邢玉瑞;阴阳学说的源流及其特征[J];现代中医药;1997年01期 |
20 |
袁惠民,韩淑芬,刘翠梅,王治国;阴阳消长盛衰示意图解[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1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