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21”特大暴雨云降水结构及云雨转化特征
【摘要】:利用多普勒雷达资料、FY-2E静止卫星和MODIS极轨卫星反演产品,研究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的云降水结构及云雨转化特征。结果表明:降水过程三阶段的云降水垂直结构不同。1)在暖区对流降水阶段,降水以暖雨机制启动,雨滴在暖区存在深厚的碰并增长过程,暖雨过程对降水起主要贡献。随着云体的发展,冷雨过程加剧。T-Re分析表明,-10℃层以下云滴凝结碰并显著,-10℃层以上为深厚的冰相增长带,云顶以冰相大粒子为主,云水向雨水转化迅速。2)在锋面对流降水阶段,降水系统为高度组织化的"低质心"强降水液态MCC(Mesoscale Convective Complex)系统。回波强度在冰水混合层增长较快,冻结层是此阶段成雨微物理的关键层。降水粒子在暖云区碰并增长较快,而蒸发或破碎过程并不显著。3)在锋后降水阶段,0℃层附近冰晶粒子与云水的碰并增长较为明显。前期降水存在明显的雨滴蒸发过程。随着云体的发展,暖区云水含量较少,降水粒子不能有效碰并增长。
|
|
|
|
1 |
张飒,黎清才,刘诗军;“8·11”山东特大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J];山东气象;2000年02期 |
2 |
张莉,牛清明;阿克苏一次特大暴雨分析[J];新疆气象;2002年03期 |
3 |
毛连海,郭达烽,刘芳;2003.6.25南昌特大暴雨分析及模拟研究[J];江西气象科技;2003年04期 |
4 |
杨克明,张守锋,张建忠,郭文华,刘诚;“0185”上海特大暴雨成因分析[J];气象;2004年03期 |
5 |
张缨,周家权,王玉珏;“2003·7·30”德州市短历时特大暴雨初步分析及减灾建议[J];海河水利;2004年01期 |
6 |
唐余学;;重庆市7月16~23日百年不遇特大暴雨雨情与灾情[J];暴雨灾害;2007年03期 |
7 |
王芹;;今年7月湖北省襄樊市出现近50年来特大暴雨[J];暴雨灾害;2008年03期 |
8 |
尤竞飞;李宏图;王伟;;一次造成南安特大暴雨的晚台风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年03期 |
9 |
宋清芝;乔春贵;高媛媛;;河南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学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年03期 |
10 |
臧克民;迟淑芹;哈艳丽;;山东半岛北部090717特大暴雨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
11 |
张正义;;围底河“09.9”特大暴雨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12年02期 |
12 |
冯军;李照荣;张蓉;彭丽蓉;;2012年7月21日陇南康县特大暴雨天气特征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3年03期 |
13 |
叶子祥;娄根龙;;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J];浙江气象;1982年03期 |
14 |
汪厚基;内蒙的一次局地特大暴雨[J];气象;1976年05期 |
15 |
;一次罕见的特大暴雨[J];气象;1976年05期 |
16 |
;特大暴雨前的天物象[J];气象;1976年Z1期 |
17 |
董克勤;晋文;;“75.8”河南特大暴雨会战取得显著成绩[J];气象科技资料;1976年07期 |
18 |
丁士晟;;75.8河南特大暴雨会战[J];气象科技资料;1976年03期 |
19 |
;特大暴雨前的天物象[J];陕西气象;1976年07期 |
20 |
;一次特大暴雨的预报和服务[J];气象;1977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