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宁,顾卫,杨美华,刘蕴薰,杜贵琴;区域气候灾害综合分析系统的研究——以长春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年03期 |
2 |
刘洪兰,李福声;气候灾害对张掖农业生产的影响[J];甘肃气象;1995年01期 |
3 |
黄朝迎;;我国1986年的气候灾害及影响[J];灾害学;1987年03期 |
4 |
张清;1995年气候对交通系统的影响[J];灾害学;1996年02期 |
5 |
张宇发;贵州气候灾害近50年变化趋势[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6 |
黄存英,王小宁,宋鸿,刘少刚;Visual Basic在气候灾害时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陕西气象;1997年06期 |
7 |
朱业玉;河南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系统[J];河南气象;2000年03期 |
8 |
谢定升,纪忠萍,曾琮;气候灾害预测模型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4期 |
9 |
朱诗武,王月莲;南京城市气候灾害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
10 |
汪铎,许京怀;苏州太湖地区现代气候灾害演变初步分析[J];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04期 |
11 |
王春林,董永春;广东省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简介[J];广东气象;1998年S2期 |
12 |
许炳南;贵州气候灾害的划分标准[J];贵州气象;1999年03期 |
13 |
李艳兰,谢少凤,苏志;广西主要气候灾害监测指标的初步研究[J];广西气象;2000年S1期 |
14 |
胡春娟,赵荣,黄祖英;陕西省2004年气候影响评价[J];陕西气象;2005年03期 |
15 |
张家宝;刘伟东;;气象防灾减灾工程[J];新疆气象;2005年06期 |
16 |
王玉玺;气候变化与持续发展[J];陕西气象;1999年04期 |
17 |
许朝斋,梁旭,尚永生;宁夏气候资源、气候灾害及气候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年Z1期 |
18 |
秦大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防御极端气候灾害[J];求是;2007年08期 |
19 |
张德二;;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之我见[J];自然杂志;2010年04期 |
20 |
李艳兰,谢少凤,苏志;广西主要气候灾害监测指标的初步研究[J];广东气象;1998年S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