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南京城市气候灾害的研究

朱诗武  王月莲  
【摘要】:城市化对城市气候要素的显著影响与城市气候灾害的致灾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从南京暴雨、高温、雾等气象因素变化,阐述南京城市主要气候灾害及其危害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宁,顾卫,杨美华,刘蕴薰,杜贵琴;区域气候灾害综合分析系统的研究——以长春地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89年03期
2 刘洪兰,李福声;气候灾害对张掖农业生产的影响[J];甘肃气象;1995年01期
3 黄朝迎;;我国1986年的气候灾害及影响[J];灾害学;1987年03期
4 张清;1995年气候对交通系统的影响[J];灾害学;1996年02期
5 张宇发;贵州气候灾害近50年变化趋势[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黄存英,王小宁,宋鸿,刘少刚;Visual Basic在气候灾害时监测预警系统中的应用[J];陕西气象;1997年06期
7 朱业玉;河南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系统[J];河南气象;2000年03期
8 谢定升,纪忠萍,曾琮;气候灾害预测模型的应用[J];自然灾害学报;2003年04期
9 朱诗武,王月莲;南京城市气候灾害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10 汪铎,许京怀;苏州太湖地区现代气候灾害演变初步分析[J];铁道师院学报;1994年04期
11 王春林,董永春;广东省气候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简介[J];广东气象;1998年S2期
12 许炳南;贵州气候灾害的划分标准[J];贵州气象;1999年03期
13 李艳兰,谢少凤,苏志;广西主要气候灾害监测指标的初步研究[J];广西气象;2000年S1期
14 胡春娟,赵荣,黄祖英;陕西省2004年气候影响评价[J];陕西气象;2005年03期
15 张家宝;刘伟东;;气象防灾减灾工程[J];新疆气象;2005年06期
16 王玉玺;气候变化与持续发展[J];陕西气象;1999年04期
17 许朝斋,梁旭,尚永生;宁夏气候资源、气候灾害及气候变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3年Z1期
18 秦大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防御极端气候灾害[J];求是;2007年08期
19 张德二;;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之我见[J];自然杂志;2010年04期
20 李艳兰,谢少凤,苏志;广西主要气候灾害监测指标的初步研究[J];广东气象;1998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定升;纪忠萍;梁凤仪;;气候灾害预测模型的应用[A];大气科学发展战略——中国气象学会第25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张德怀;吴郑国;高元生;;利用气候资源 确保湖北粮食安全[A];2008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8年
3 张少文;程玉琴;;赤峰地区生长季气候条件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4 邱成;刘琴;张晶晶;;气候变化与玉溪农业[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第一章 气候演化基本规律和主要气候灾害[A];中国地质科学院562综合大队文集(10)[C];1993年
6 闭建荣;黄建平;;兰州大学气候灾害移动监测系统介绍[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7 董迎玺;刘召彬;;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刍议[A];“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气象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7年
8 闭建荣;黄建平;黄忠伟;张武;史晋森;;兰州大学气候灾害移动监测系统[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9 尹钧;任江萍;李永春;李磊;;抗穗发芽转基因小麦的创育[A];全国作物生物技术与诱变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张海东;陈少峰;张尚印;李庆祥;;我国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的气候条件分析与评估[A];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尹仑;云南省德钦县藏族传统知识与气候变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松琳;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多边合作[D];外交学院;2010年
2 杨慧;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杨思友;我国政府突发性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程颖;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能力的影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 王守荣;发展全球气候服务系统 加强气候灾害风险管理[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记者 章轲;公民社会组织可更积极参与应对气候灾害[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盖东海;制造业面临气候灾害大考[N];消费日报;2011年
4 记者 苏稻香 通讯员 杨绮薇;去年气候灾害掠走粤400亿[N];南方日报;2009年
5 晓兰;年初以来的气候灾害[N];科技日报;2000年
6 谢在永;气候灾害像“定时炸弹”[N];中国消费者报;2001年
7 本报记者 马昌博 黄永明 本报特约撰稿 孙维晨;专家会诊北方大旱[N];南方周末;2009年
8 南宁市首届签约理论专家 林昆勇;构建防御干旱气候灾害的生态体系[N];广西日报;2010年
9 赵均壮;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获准[N];中国气象报;2001年
10 记者 刘军;2002年世界灾情严重[N];光明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