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报冰雹的一种物理方法
【摘要】:冰雹的形成与最大上升气流速度、云中过冷却水滴的含量以及温度状况有密切关系,本文应用国内外有关冰雹形成的物理机制的研究成果,讨论一个以单站探空曲线为基础的冰雹短期预报方法,並用1974年6月在豫鄂皖苏发生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的实测资料作了检验,说明本方法是有应用价值的。
|
|
|
|
1 |
段修荣;荣县春末夏初一次强对流风雹天气过程的分析[J];四川气象;1997年03期 |
2 |
董海萍,李振军,刘淑媛,宁兴胜;T-lnP图的制作及一些稳定度指数不稳定能量的计算[J];气象科学;2001年04期 |
3 |
李洪勣;分析不稳定能量水平分布的一种方法[J];气象;1982年09期 |
4 |
张义军,孙安平,言穆弘,郭凤霞,郄秀书,黄美元;雷暴电活动对冰雹增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04年01期 |
5 |
吴陈;关于用对流温度预报局地热雷雨问题[J];气象;1980年02期 |
6 |
徐文俊,马骥德;积云对流和冰雹天气不稳定能量的积累[J];气象学报;1984年03期 |
7 |
李子良,庄荣和;广汉机场晚雷天气过程分析[J];四川气象;1997年02期 |
8 |
金良浩;王能根;刘芳;徐龙武;;咸宁市春季一次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J];湖北气象;2006年03期 |
9 |
杨庆红;彭九慧;刘园园;;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大气物理量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干旱气象;2010年03期 |
10 |
郑建萌,张万诚;温度对数压力图的计算机绘制原理[J];气象科学;1999年02期 |
11 |
段英,刘静波;超级单体单体多单体雹云及其成雹特点的数值模拟研究[J];气象学报;1998年05期 |
12 |
;国内动态[J];气象科技;1974年08期 |
13 |
徐文俊,李金龙,王兆达;一次突变性大范围雷(雹)暴过程的能量分析[J];高原气象;1987年03期 |
14 |
;浙江暴雨短期预报会战[J];气象科技;1976年02期 |
15 |
高传苹;;宝鸡暴雨的短期预报方法[J];陕西气象;1991年03期 |
16 |
吴春英;侯波;刘飞;肇振国;王阳;;2005年8月13日抚顺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年03期 |
17 |
黄莉雁;廖胜石;;2009年7月3~6日南宁市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年S2期 |
18 |
肖安,刘波;2004.5.3暴雨的高分辨不稳定能量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4年04期 |
19 |
罗建英;廖胜石;梁岱云;马艺;寿绍文;;2005年3月22日华南飑线的综合分析[J];气象;2006年10期 |
20 |
肖云清;李凤琴;赵立斌;刘永政;刘佑平;何泉;;宁夏初夏一次罕见连阴雨成因分析[J];农业科学研究;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