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绞股蓝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的发育

王庆亚  李扬汉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绞股蓝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 ,其发育期为 7月中旬至 8月中下旬 ,药壁分化过程为双子叶型 ,成熟的药室内壁有纤维状加厚 ,绒毡层属分泌型 ,并含丰富的细胞器 ,乌氏体有移向花粉粒趋势 ,柱头内发现花粉囊 ,花药有败育现象 ,极面观为近圆形 ,外壁具细条纹。顶生胎座 ,开放型花柱 ,珠心表皮参与厚珠心形成 ,有珠心喙 ,雌雄配子体发育进程有明显差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桂宏;绞股蓝高产栽培技术[J];耕作与栽培;1997年03期
2 金建良;绞股蓝的栽培[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7年05期
3 金可选;绞股蓝的栽培方法[J];湖北林业科技;2000年02期
4 龙涤;;种植绞股蓝效益好[J];农家参谋;2006年04期
5 龙涤;;种植绞股蓝效益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年06期
6 葛来平;;茶叶家族的新秀——绞股蓝花茶[J];蚕桑茶叶通讯;1993年01期
7 王光陆,李邦琴;绞股蓝的生长与环境条件关系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4年03期
8 王光陆;绞股蓝在关中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J];陕西农业科学;1994年06期
9 ;科学家忠告──绞股蓝不是“南方人参”[J];湖南林业;1995年01期
10 赵瑜,王佩香,邹芳平,肖娅苹;绞股蓝叶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5期
11 龙锐,廖炎武,金荣;绞股蓝的生长特性及栽培[J];广西农业科学;1994年03期
12 胡丰林,陆瑞利;天然甘茶的研制[J];经济林研究;1996年01期
13 张冬梅;绞股蓝及其栽培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1997年03期
14 郭贵平;绞股蓝药用价值及其栽培管理[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3年07期
15 孙业华;张宏强;;绞股蓝研究及应用概况[J];特产研究;1991年02期
16 揭正中;绞股蓝的生理特性及栽培技术[J];气象;1992年03期
17 陈建白;绞股蓝植物皂甙的开发利用[J];云南热作科技;1995年03期
18 杨明爽,林斯宜;绞股蓝的开发利用[J];中国草食动物;1998年02期
19 韩志明;种植绞股蓝 致富好门路[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9年09期
20 毕胜,蒋勇,李桂兰;绞股蓝栽培技术[J];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世宝;;绞股蓝资源开发与前瞻[A];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全国第二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林如;胡正海;;绞股蓝的结构与主要药用成分积累关系的研究[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3 黄惜吟;郑国伟;;月见草油与绞股蓝治疗高脂血症的实验与临床比较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许颖;金剑;金芝贵;吴飞华;;绞股蓝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多脏器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A];2010年度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暨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10年
5 林毅;谢联辉;林奇英;;绞股蓝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离、克隆、表达及转基因植物[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6 孔冬瑞;;单叶蔓荆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发育[A];第九届全国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张秀婷;朱玉婷;;绞股蓝茶饮预防高血脂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临床观察[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养生学与康复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俞晓敏;赵桂仿;;太白红杉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形成[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金李君;黄平;;绞股蓝颗粒剂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血管活性物质表达的影响[A];2008年浙江省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郑国伟;黄执缨;陈少如;;益母草与绞股蓝治疗高脂血症的对比研究[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毅;绞股蓝核糖体失活蛋白的分离、克隆与表达[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2 翁史钧;哺乳动物视网膜方向选择性神经节细胞生理、发育及功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3 常鸿莉;毛茛科花形态发生和花变态及其系统学意义[D];西北大学;2005年
4 王明献;陕北富县探区长6段储集砂体发育演化及评价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5 张严峻;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在小鼠脑和肺组织生理及病理过程的表达[D];浙江大学;2006年
6 黄瑛;火腿许水蚤的繁殖生物学研究和在三丁基氧化锡毒性评价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曹俊霞;罗氏沼虾雄性生殖系统特异性分子机制[D];浙江大学;2006年
8 薛大伟;两个水稻花器官突变体的遗传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9 辛华;珊瑚菜的发育解剖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董波;稻瘟病菌MgATG9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跃春;绞股蓝细胞培养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国强;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核糖体失活蛋白转基因水稻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3 郑楠;主要根茎类禾草生理特性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4 余继锋;先天性静止性夜盲大鼠视网膜生长发育变化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雷雨;绞股蓝、麦饭石有效成份解酒作用及其抗酒精性肝损伤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1年
6 邢影;BCR特异性和表面密度在天然自身反应性B细胞发育中的作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7 李爱荣;石蒜属植物叶发育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高熹;棕尾别麻蝇雄性附腺的发育及其分泌物功能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9 龙潭;快速视网膜变性小鼠视网膜发育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10 梁安;白背叶的形态解剖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绞股蓝的栽培[N];云南科技报;2004年
2 本报通讯员 刘安琴;科技创新为绞股蓝产业注入活力[N];安康日报;2006年
3 通讯员 胡才东 记者 董良军;全国绞股蓝深加工龙头企业有望落户平利[N];安康日报;2006年
4 赵杰;甜绞股蓝茶保健康[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5 农训学;绞股蓝的栽培技术[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6 沈权民;“仙草”绞股蓝[N];大众卫生报;2006年
7 辛夷;开发“绞股蓝”利民利好[N];广西日报;2003年
8 通讯员  王化欣 本报记者  李赞;安康绞股蓝的兴衰与荣辱[N];陕西日报;2006年
9 夏国华;“南方人参”绞股蓝[N];广东科技报;2000年
10 河南农业大学 高致明 教授 提供;绞股蓝茶饮料[N];河南科技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