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巢湖圩区再生稻田甲烷及氧化亚氮的排放规律研究

王天宇  樊迪  宋开付  张广斌  徐华  马静  
【摘要】:为明确巢湖圩区再生稻田甲烷(CH_4)及氧化亚氮(N_2O)的排放规律,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比观测了巢湖圩区2019—2020年再生稻田(RR)和稻麦轮作田(SW)的CH_4和N_2O排放通量,测定了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土壤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研究结果表明:SW处理在水稻返青期和分蘖期出现较大CH_4排放峰,RR处理的CH_4排放峰不仅出现在中稻季返青期和分蘖期,还出现在成熟期和再生季前期。SW处理N_2O排放峰主要出现在麦季降雨之后、稻季烤田及排水落干时,而RR处理N_2O排放峰主要出现在促苗肥施用后。与SW处理相比,RR处理的全年CH_4排放量、N_2O排放量、总温室气体排放量(TGHG)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分别降低了22.3%、86.5%、36.3%和15.9%(P0.05)。RR处理无小麦产量,但水稻产量增加了16.2%(P0.05)。稻季CH_4排放通量与土壤Eh呈显著负相关(P0.01),但与土壤D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RR处理的稻季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NH_4~+-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来看,在巢湖圩区种植再生稻不仅能提高水稻产量,还大幅减少总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4条
1 黄淑娥,李迎春,殷剑敏;“3S”技术在江西省再生稻种植气候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四川省气象局农气中心再生稻课题组;;四川盆地再生稻气候生态条件分析及适宜种植区研究[J];四川气象;1990年04期
3 乔耀亭;肖映平;;自贡市再生稻气候生态条件初探[J];四川气象;1991年04期
4 唐前国;;重庆市再生稻农业气候及区划[J];四川气象;1989年03期
5 吴侯;;南充河谷地区再生稻栽培布局及气象适用技术探讨[J];四川气象;1989年03期
6 ;深入生产,为开拓稻田新耕作做贡献![J];四川气象;1989年03期
7 刘仕琳;黄友钦;张洪松;;高温伏旱期土壤干旱对再生稻的影响初探[J];四川气象;1990年01期
8 张道成,廖星臣;垫江再生稻的农业气象条件探讨[J];气象;1990年06期
9 王学林;谢金花;王志;邓斌;张玉龙;;基于弹性脆弱性指标的环巢湖自行车赛风险辨识[J];沙漠与绿洲气象;2020年02期
10 桂沁园;张晓明;;巢湖市气象科普工作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6年10期
11 沈家涛;;巢湖市“05.9”暴雨分析[J];江淮水利科技;2008年02期
12 廖星臣;;垫江县再生稻的农业气象条件初探[J];四川气象;1990年02期
13 张克杰,刘汉武,王玉红,金社军,赵青松;巢湖“5.21”降雹成因分析[J];气象;2005年09期
14 熊洪;;洪水淹没杂交中稻后的重大补救措施 蓄留再生稻[J];四川农业科技;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岳永良;王修春;;乐山市晚秋气候年景预测及开发应用[A];第五届全国优秀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2年
2 张克杰;赵青松;张晓明;方扬;;气候变化与巢湖旱涝灾害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平;巢湖流域洪涝灾害损失评估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振荣 黄晓华;全力做好黄沙圩区的群众安全工作[N];金华日报;2017年
2 新邵县农业局 王武生;补种倒种春 蓄留再生稻[N];湖南科技报;2006年
3 王克勤 曾晓伟;一元包月制改变巢湖121命运[N];中国气象报;2004年
4 严小华 靳青春;巢湖建成视频会商系统[N];中国气象报;2003年
5 靳青春;黔东南州局 巢湖市局积极创建学习型部门[N];中国气象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兵 通讯员 沙娴;巢湖防汛:高温不下“火”线[N];中国气象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王兵 通讯员 沙娴;安徽合肥:坚守巢湖一线 优服务战高温[N];中国气象报;2020年
8 记者 宋开文 实习生 闫新宇;晚秋栽种注意啥[N];四川日报;2006年
9 王兵;“一条龙服务”治理蓝藻[N];中国气象报;2008年
10 记者 陈传武;湖北防范在田作物高热干旱病虫害[N];农资导报;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