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土壤侵蚀预测

贺然  王棒  朱国平  齐实  
【摘要】:以密云水库北京集水区为研究对象,在USLE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相关的研究结果,利用GIS和RS建立了密云水库土壤侵蚀模型的数据库,对侵蚀因子进行计算并赋值添加到数据库中;利用ARC/INFO数据库的计算功能进行土壤侵蚀模数的预测,并根据水利部的土壤侵蚀强度标准进行了分级。结果显示,研究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 073.10 km2,侵蚀强度以轻、中度为主,其中轻度侵蚀面积为791.19 km2,中度侵蚀为202.80 km2。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一丹;李锦荣;孙保平;张雪彪;钟晓娟;王引乾;周湘山;冯磊;;退耕还林和降雨对中阳县土壤侵蚀的影响[J];湖南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2 范世平;刘伟明;;柏叶口水库工程区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3期
3 余金凤;洪林;;漳河灌区不同阶段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量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6期
4 赵振;杜宪;;东北黑土区鹤山农场雨季土壤侵蚀模拟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8期
5 董敦义;张彪;张灿强;杨艳刚;潘春霞;王斌;;太湖流域安吉县林地养分流失评估[J];资源科学;2011年08期
6 周湘山;孙保平;李锦荣;赵岩;钟晓娟;王引乾;冯磊;邱一丹;;基于GIS和USLE的土壤侵蚀定量分析研究——以四川省洪雅县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1年04期
7 周文龙;熊康宁;龚进宏;李伟;;石漠化综合治理对喀斯特高原山地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1年04期
8 梁书举;李绘霞;赵秋梅;王朝军;;禹寨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建设及效益研究[J];河南水利;2003年05期
9 王琳贤;杨浩;张明礼;陈劲松;王小雷;杨本俊;;镇江地区不同地类土壤侵蚀~(137)Cs法初步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1年06期
10 林豫峰;;强度水土流失区不同治理措施的蓄水保土效益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年02期
11 吕明权;王继军;江青龙;张怀;郝晓东;;基于LUCC的冀北土石山区东北沟流域土壤侵蚀时空变化分析[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年03期
12 余金凤;洪林;;新埠河流域不同阶段土壤侵蚀特性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6期
13 江青龙;谢永生;张应龙;张怀;郝晓东;;京津水源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模拟[J];生态学杂志;2011年08期
14 王晓慧;陈永富;陈尔学;雒艳兰;;基于遥感和GIS的黄土高原中阳县土壤侵蚀评价[J];山地学报;2011年04期
15 钟云飞;巴丽敏;;东北黑土区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J];东北水利水电;2011年08期
16 马力;卜兆宏;彭桂兰;夏立忠;李运东;杨林章;姜小三;黄睿;吴玉敏;;南京市2001~2008年水土流失的时空变化与治理成效研究[J];土壤学报;2011年04期
17 卢顺发;;漳州后石电厂7#机组扩建工程水土保持监测[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1年02期
18 王仁芳;彭亮;吴思容;王兵;万斯;;有色金属矿山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探讨[J];湖南有色金属;2011年03期
19 李冰;谢小康;廖富林;李海山;杨焕深;;香根草对稀土矿废弃地土壤环境影响分析——以广东平远稀土矿为例[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0 魏兴萍;谢世友;张志伟;陈祖雪;;重庆南平镇岩溶槽谷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水土流失[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淑怀;靳怀成;李永贵;周玉喜;李五勤;;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坡地水土流失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应用[A];全国第一届水土保持监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段淑怀;靳怀成;李永贵;周玉喜;李五勤;;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坡地水土流失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应用[A];第二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研讨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江洪;汪小钦;陈芸芝;;九龙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A];2007年福建省土地学会年会征文集[C];2007年
4 吴敬东;叶芝菡;梁延丽;常国梁;康勇;何春利;;密云水库上游蛇鱼川生态清洁小流域监测与评价[A];小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农村建设论文集[C];2008年
5 李巍;刘向华;冯谦诚;;持续干旱条件下的水资源目标管理及对策——首都水资源规划官厅、密云水库上游水量目标管理实践[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6 叶炜;;阳江核电站工程土壤侵蚀模数研究[A];广东省电机工程学会2003-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李云开;任树梅;杨培岭;田英杰;赵焕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研究[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六分册[C];2005年
8 赵习方;张蔷;;人工增雨对密云水库Ag~+与化学组分变化规律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专题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9 张蕾娜;;GIS支持下密云水库上游白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A];地理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第九次中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10 岳辉;曾河水;谢炎敏;;等高草灌带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应用与成效[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欧洋;密云水库上游流域多尺度景观与水质响应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尧;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模拟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3 赵锦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4 曹波;基于RS和GIS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安;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土壤侵蚀规律与坡面侵蚀经验模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陈祖雪;典型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抗侵蚀能力对比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晓琴;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对土壤理化性质与林分生物量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4 李冰;黄土高原区铁路边坡工程施工期水力侵蚀规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王兴翠;鲁中南砂石山区水土保持植被水文生态效应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7年
6 刘德虎;S233公路项目水土保持效果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孙继成;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李雨芯;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不同空间尺度的氮素平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晓峰;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非点源污染特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振刚;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型研究与建立[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孝忠 高振发;滦平密云水库上游造林2万亩[N];河北日报;2010年
2 记者梁凤鸣 密云记者站记者贾海江 通讯员柴军;密云水库上游不种庄稼了[N];北京日报;2002年
3 记者 闫雪静 通讯员 郑秋丽;密云水库上游10万亩水稻改种玉米[N];北京日报;2009年
4 记者 唐开文 通讯员 俞亚平 郑秋丽;密云水库上游稻田全部退耕[N];北京日报;2003年
5 通讯员 冯敏 张生军 记者 杨晓斌;密云水库上游再造万亩生态林[N];北京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范颖华;北京饮水源下功夫“洁身自好”[N];华夏时报;2005年
7 杨晓斌;密云水库开渔当天捕鱼15万公斤[N];北京日报;2007年
8 曹进东;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建20处污水处理设施[N];中国环境报;2004年
9 董少东;密云水库上游10.3万亩农田今年稻改旱[N];北京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张生军 记者 杨晓斌;密云水库湿地涵养水源净化空气[N];北京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