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棉松优质种源的保护和利用措施浅析
【摘要】:结合广西桂林地区的桐棉松种植情况,分析了桐棉松优质种源保护和利用中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宣传、提高种源保护意识、完善桐棉松优质种源管理机制、建设桐棉松良种基地、强化优质种源创新利用等方面对桐棉松优质种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探讨。
|
|
|
|
1 |
柳新红;何小勇;苏冬梅;魏来;袁德义;王军峰;;翅荚木种源抗寒性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
2 |
马常耕;;我国林木种源研究的现状和未来[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
3 |
彭方仁;陈隆升;谭鹏鹏;梁有旺;;不同种源黄连木籽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成分的比较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C];2009年 |
4 |
沈熙环;陈晓阳;;侧柏种源研究进展[A];中国林木遗传育种进展[C];1991年 |
5 |
谢红梅;柏劲松;;永州邓恩桉种源/家系引种试验初报[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6分会场-沿海生态建设与城乡人居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6 |
张卫华;张方秋;陈祖旭;徐大平;张守攻;胡彩颜;;马占相思抗寒性选择研究[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
7 |
伍海芳;赵越;朱春云;;青杨种源苗期初报[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
8 |
童再康;张俊红;黄华宏;徐金良;朱玉球;高燕会;;光皮桦种源、家系二层次变异与遗传研究[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
9 |
张良波;李培旺;李昌珠;刘汝宽;肖志红;李力;;光皮树种源试验[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2 功能基因组时代的林木遗传与改良论文集[C];2009年 |
10 |
苏顺德;郑仁华;杨宗武;胡国登;章永清;赵世荣;;28年生马尾松种源遗传变异及选择[A];第六届全国林木遗传育种大会论文集[C];2008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