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环境危害防控监督管理体系的思考
【摘要】:外来入侵物种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威胁因素,我国是世界上受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发生态势出现重大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但现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策略不完善,技术支撑薄弱,管理能力不强。要建立以环境危害防控为目标的管理体系,形成"引进—建立种群—传播扩散—发生危害"过程中的"无缝"监管,提高防控措施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研究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管理框架、管理目标、管理范围、管理对象、基本原则、主要制度和措施,初步形成了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环境危害防控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案。
|
|
|
|
1 |
汪凤娣;外来入侵物种凤眼莲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福建环境;2003年06期 |
2 |
邵志广;;撩开神秘的面纱——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简介[J];师范教育;2003年09期 |
3 |
;国家环保局公布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J];长江蔬菜;2004年04期 |
4 |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特点[J];新疆环境保护;2005年04期 |
5 |
杨昌举;韩蔡峰;;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经济损失的评估[J];环境保护;2007年13期 |
6 |
朱栩;钱毅;罗杰;;成都市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研究[J];四川环境;2008年04期 |
7 |
刘刚;;中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及其防治措施[J];农药市场信息;2010年04期 |
8 |
;中国外来入侵物种[J];湖北植保;2010年02期 |
9 |
冼晓青;陈宏;赵健;万方浩;;中国外来入侵物种数据库简介[J];植物保护;2013年05期 |
10 |
;美国危害性最大的五种外来入侵物种[J];大自然探索;2013年02期 |
11 |
刘成;专家提醒:警惕外来入侵物种[J];中国青年科技;2003年07期 |
12 |
;关于发布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3年23期 |
13 |
陈良燕,徐海根;澳大利亚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策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生物多样性;2001年04期 |
14 |
Sean Nee;新西兰鸟类入侵成功的有关因素(英文)[J];生物多样性;2002年01期 |
15 |
;国家环保总局公布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J];广西热带农业;2004年02期 |
16 |
徐海根,强胜,韩正敏,郭建英,黄宗国,孙红英,何舜平,丁晖,吴海荣,万方浩;中国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与传入路径分析[J];生物多样性;2004年06期 |
17 |
邓启明;张秋芳;周曙东;;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及其安全管理问题[J];自然灾害学报;2006年02期 |
18 |
陈永亭;吴降星;褚国辉;;农业外来入侵物种在余姚市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6年06期 |
19 |
秦毓茜;姜晓丽;;中国的外来入侵物种现状及防治对策[J];今日科苑;2007年02期 |
20 |
宋宗宇;陈佳;;外来入侵物种的法律规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