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摘要】:通过湘西三岔地区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的综合研究,讨论了湘西牛蹄塘组沉积时期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①V/(V+Ni)比值为0.42~0.92,平均0.71;V/Cr比值为0.53~44.50,平均5.34;Ni/Co比值为1.92~23.30,平均7.80;U/Th比值为0.16~15.73,平均4.98;δU比值为0.64~1.99,平均1.50。δCe呈负异常。微量元素在剖面中的分布特征反映牛蹄塘组沉积早期在海侵引起的大范围缺氧还原条件下发生了短暂充氧事件,使得海水的氧化还原条件不断变化。牛蹄塘组沉积早期主要为缺氧还原环境,中期受充氧事件的影响,多表现为贫氧环境,后期随着海平面下降,多为氧化环境。②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烃源岩的成烃生物母质主要为浮游藻类、底栖宏观藻类、浮游动物、底栖海绵等,有机质类型有I型和II型之分;I型分布区间广,主要分布在还原环境中,而II型主要出现于含氧环境中。③黑色岩系TOC含量平均达6.04%,120 m以下的岩石中均2%,而110 m以上多小于2%,表明牛蹄塘组还原环境下沉积的页岩生烃潜力较大。
|
|
|
|
1 |
杨永军;林丽;张远国;马莉燕;李德亮;;遵义松林地区牛蹄塘组底部岩性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J];海洋地质动态;2009年11期 |
2 |
黄喜峰;钱壮志;逯东霞;吴文奎;陆彦俊;白生明;;贺兰山中南段米钵山组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分析[J];沉积学报;2010年03期 |
3 |
刘俊田;梁浩;侯全政;马胜利;刘媛萍;张志更;;三塘湖盆地晚石炭世沉积环境中的古盐度恢复[J];新疆石油天然气;2011年01期 |
4 |
陈孝红,汪啸风,毛晓冬;湘西地区晚震旦世黑色岩系地层层序、沉积环境与成因[J];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1999年01期 |
5 |
赵生贵;李志刚;黄桂珍;;宜昌暮阳溪一带镍钼钒多金属矿基本特征及找矿意义[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0年04期 |
6 |
李志明;徐二社;秦建中;郑伦举;鲍云杰;;烃源岩评价中的若干问题[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7 |
吴朝东;湘西震旦—寒武纪交替时期古海洋环境的恢复[J];地学前缘;2000年S2期 |
8 |
罗泰义,张欢,李晓彪,朱丹;遵义牛蹄塘组黑色岩系中多元素富集层的主要矿化特征[J];矿物学报;2003年04期 |
9 |
曹双林,潘家永,马东升,夏菲;湘西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学报;2004年04期 |
10 |
魏怀瑞;杨瑞东;;贵州天柱早寒武世黑色岩系自燃现象的发现[J];地质论评;2009年02期 |
11 |
皮道会;刘丛强;邓海琳;Graham Shields;;贵州遵义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有机质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矿物学报;2008年03期 |
12 |
饶雪峰;范德廉;;湘中桃江中奥陶统黑色岩系岩石学地球化学及成因[J];岩石学报;1990年03期 |
13 |
钱建民;刘崇民;杜红东;樊锡银;;浙江省下寒武统荷塘组黑色页岩系地球化学特征[J];物探与化探;2009年04期 |
14 |
李胜荣,高振敏;湘黔地区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热演化条件[J];地质地球化学;1996年04期 |
15 |
傅恒;刘巧红;杨树生;;陆相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及其对生烃潜力的影响一以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烃源岩为例[J];岩相古地理;1996年05期 |
16 |
唐红松,徐文杰,谢世业,王寿成;我国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的矿产类型[J];矿产与地质;2005年04期 |
17 |
谢建成;杜建国;许卫;杨晓勇;;安徽贵池地区含锰岩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论评;2006年03期 |
18 |
张伦尉;杭家华;梁琼;周宇;;贵州陡山沱组和牛蹄塘组中黑层的地质特征与找矿前景[J];矿物学报;2007年Z1期 |
19 |
杨兴莲;朱茂炎;赵元龙;张俊明;郭庆军;皮道会;;黔东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论评;2008年01期 |
20 |
夏庆霖;赵鹏大;陈永清;成秋明;周云满;;云南德泽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中Ni-Mo-V-PGE多金属矿化[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