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桦甸盆地古近纪充填特征及对油页岩成矿的影响

孙平昌  刘招君  孟庆涛  柳蓉  贾建亮  胡晓峰  
【摘要】:依据层序地层学原理,将桦甸盆地西部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简称层序),在层序格架中油页岩主要发育在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结合本区的构造演化特征,盆地初始沉降阶段和末期快速充填萎缩阶段,湖泊水体整体较浅,主要发育冲积扇、持续性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暗色泥岩厚度和规模较小;最大沉降阶段,水体较深且稳定,盆地东北部边缘发育间断性扇三角洲沉积,半深湖-深湖沉积暗色泥岩厚度和规模达到最大,在本阶段沉积多层高品质的油页岩。根据油页岩段砂地比、沉积相、油页岩厚度及油页岩含油率展布特征,发现油页岩品质最好且厚度最大的地区并非为水体最深且砂体沉积较少的区域,而是靠近盆地边缘扇三角洲沉积间断的深水区,在垂向上和扇三角洲前缘交互出现有助于陆相营养元素进入水中,形成高湖泊生产力。半深湖沉积时期,深水的还原环境为有机质的保存和富集提供绝佳的场所,易于形成高品质油页岩。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强剑力;马春林;韩东;樊莲莲;;新安边区延9沉积相与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辽宁化工;2011年07期
2 刘洋;李雄甫;;藤田煤矿区梓山组中段灰岩沉积特征[J];江西煤炭科技;2011年03期
3 李松;汤达祯;陶树;;博格达山北麓阜康西区油页岩矿体特征[J];洁净煤技术;2010年01期
4 彭楠;旷红伟;柳永清;;北祁连—酒西地区早白垩世盆地沉积特征与古地理演化[J];地学前缘;2011年04期
5 冉媛媛;范新欣;于才渊;石磊;;油页岩干燥特性实验研究[J];干燥技术与设备;2011年03期
6 王月江;;和田布雅区含煤地层沉积特征与聚煤规律[J];中国产业;2011年04期
7 单玄龙;张俊锋;罗洪浩;;尤因塔盆地P.R.泉始新统油砂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J];世界地质;2011年02期
8 程立雪;陈洪德;徐胜林;李洁;钟怡江;隆轲;;川西前陆盆地下侏罗统白田坝组沉积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01期
9 范文贵;鲍威;宁显周;;关于某铅锌矿矿床构造特征、成矿及控矿因素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6期
10 杜建国;马晓红;;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陆相火山岩型铁矿成矿规律[J];安徽地质;2011年02期
11 万志峰;夏斌;林舸;施秋华;郭峰;刘宝明;;莺歌海盆地与济阳拗陷成因机制与沉积特征的比较及其油气勘探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4期
12 王凤宇;;浅析西窑矿区铝土矿勘查工程中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J];中国工程咨询;2011年03期
13 张骁富;朱红周;胡西顺;叶磊;;陕西柞水县银硐子铜铅银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14 王家豪;刘丽华;陈胜红;尚亚乐;;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珠琼运动二幕的构造—沉积响应及区域构造意义[J];石油学报;2011年04期
15 高智梁;康永尚;刘人和;拜文华;;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油页岩地质特征及主控因素[J];新疆地质;2011年02期
16 吴珍汉;叶培盛;胡道功;陆露;;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系统[J];地质通报;2011年07期
17 钟能文;;童子岩组一段地层特征及新区预测[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18 殷建成;张占飞;许展;于春娟;;大兴安岭乌尔其汉地区铜铅锌多金属矿控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3期
19 苏耀忠;;某地区铀矿化特征及找矿标志[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21期
20 柏静儒;王擎;焦国军;关晓辉;;油页岩热解过程中部分重金属元素的挥发动力学研究[J];动力工程学报;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龙;刘招君;孟庆涛;杜江峰;;罗子沟盆地下白垩统大拉子组油页岩成矿规律分析[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杜江峰;刘招君;张雷;张健;任玉学;贺君玲;王建东;;吉林省延边松江盆地下白垩统大拉子组的沉积特征及演化[A];第九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谢庆宾;管守锐;朱筱敏;王贵文;;中国现代网状河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4 贾克让;;山东昌乐五图煤田古近纪煤系沉积特征及地层划分[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石玉臣;王芳;焦秀美;;山东省萤石矿的成矿规律探讨[A];地质与可持续发展——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文集[C];2003年
6 赵瞻;刘建清;杨平;;重庆彭水地区上震旦统灯影组沉积特征分析[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于志鸿;;近代成矿规律研究述评[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4)[C];1982年
8 刘林会;;运用成矿规律 开展边外找矿工作[A];河南省冶金企业创新与产业发展政策研讨会——暨技术经济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群;王明炎;李银彩;;云南某地含盐系、钾盐层沉积特征及找钾远景初步研究(1968)[A];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文集(18)[C];1986年
10 王立飞;张莉;曾祥辉;;礼乐盆地沉积特征研究[A];海洋地质环境与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晖;廊固凹陷古近纪大兴砾岩体沉积特征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孙钰;惠民凹陷西部沙一段湖相碳酸盐岩沉积及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3 李德荣;黑龙江三矿沟铜多金属矿区(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郭保健;东秦岭中生代金属矿床组合与成矿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张海龙;东北北部区油页岩资源评价及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杨红梅;青藏高原通天河盆地中新世早期五道梁组沉积特征及与高原隆升的关系[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7 李婧婧;博格达山北麓二叠系芦草沟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蒋富清;冲绳海槽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2001年
9 李斌;柴达木盆地贝壳堤剖面有机分子化石与沉积环境[D];兰州大学;2006年
10 何玉平;黑龙江省东部早白垩世沉积特征与原型盆地恢复[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晓峰;桦甸盆地古近纪油页岩特征及形成环境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孙平昌;桦甸盆地古近系桦甸组沉积特征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曲希玉;南黄海盆地北部中、新生界沉积特征及油气远景[D];吉林大学;2004年
4 窦磊;北黄海中部晚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其物源和环境意义[D];吉林大学;2005年
5 张春龙;河流相储层层内剩余油分布模式及预测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6 劳金秀;江都—镇江高桥地区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环境演变[D];吉林大学;2009年
7 张磊;六盘山盆地白垩系沉积构造演化及原型盆地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8 黄世伟;赤水及邻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及含气特征探讨[D];西南石油学院;2005年
9 王升兰;博兴洼陷沙四上亚段滩坝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10 郭辉;豫西地区新元古代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古地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澜;油页岩:可以点燃的石头[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蒋万全;油页岩开发展示出诱人前景[N];中国石油报;2008年
3 本报特约记者 蒋万全;油页岩:勘查开发还要再快些[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4 杨轩峰 常征;龙矿集团油页岩炼油二期项目开工[N];中国煤炭报;2009年
5 周总瑛;油页岩工业期待发展佳机[N];中国石化报;2009年
6 包书景 刘金侠 汪宗余;为油页岩勘察开发提供依据[N];中国石化报;2009年
7 通讯员莫楠 刘勇;德力西集团100亿开发吉木萨尔油页岩[N];昌吉日报;2009年
8 张家强 常强 丁家 江枫;油页岩开发,多元化能源利用的又一新路径[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记者 黄建纲;沙特投资约旦油页岩开发[N];经济日报;2010年
10 驻站记者 刘忠友 通讯员 蔡云祥;敖汉旗油页岩采炼项目年可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N];赤峰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