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利用聚能效应爆破,提高炮眼利用率

李以文  
【摘要】: <正> 一、聚能爆破的意义矿山巷道掘进施工,在放炮以后,由于爆破时岩石阻力与夹制力的始终存在,越是接近眼底(因离自由面越远),这种力量就越大。当炸药威力不大,爆破技术不高时,爆破后留残眼是经常存在的,有不少掘进队的爆破效率只达70~80%。因此,努力提高炮眼利用率,对于加快掘进速度,节工省料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利用“聚能效应”实现聚能爆破,是提高炮眼利用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说,这一途径可以将炮眼利用率提高到100%以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白荣久;;影响炮眼利用率因素的分析[J];煤炭科学技术;1986年09期
2 曾德成;;圆型隧洞超硬岩爆破进尺与掏槽方式探讨[J];煤炭技术;2009年09期
3 曾德成;;圆型隧洞超硬岩爆破进尺与掏槽方式探讨[J];煤炭技术;2009年10期
4 马韦韦;田建胜;;关于提高巷道爆破效率的问题探讨[J];中州煤炭;2011年07期
5 董新国,董红军;浅谈聚能效应在消除残眼中的应用[J];山西煤炭;1999年03期
6 王海,蒋荣庆;聚能爆破在大直径硬岩钻进中的应用前景[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99年06期
7 宋西陀;夏金平;;异形聚能药卷在控制爆破中应用的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1985年09期
8 陈开翔;;聚能爆破在某露天矿的应用与研究[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8年08期
9 荣际凯;;提高炮眼利用率的两点看法[J];煤炭科学技术;1986年03期
10 王旭锋;张东升;邵鹏;张炜;;深部软岩锚喷支护巷道快速掘进技术[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1年03期
11 Н.Φ.基索夫 ,安志雄;围岩钻孔装药聚能爆破法防止煤与瓦斯突出[J];煤矿安全;1989年09期
12 傅菊根;井巷掘进爆破炮眼利用率的影响因素[J];爆破器材;1998年03期
13 徐东生,耿红银;井下掘进爆破对施工成本的影响[J];煤矿爆破;1998年01期
14 秦健飞;;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J];采矿技术;2007年03期
15 王平;岩巷定向断裂爆破在汾西双柳矿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2年10期
16 宋西陀;改善井巷光面爆破的途径[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88年06期
17 冯正亚;;聚能效应在预裂爆破中的初步应用[J];爆破器材;1989年01期
18 黄嵩;井巷掘进中掏槽方式对炮眼利用率的影响[J];煤矿爆破;2001年04期
19 陈志彬,朱易;一起利用聚能爆破治理水井污染的方法[J];煤炭工程;2003年09期
20 王海,蒋荣庆;聚能爆破在大直径硬岩钻进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台俊;杨亚杰;;浅谈如何提高掘进巷道月进水平[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2 卿光全;;控制炸药能量减少隧道超挖[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裴红波;聂建新;王正宏;;一种利用聚能效应的排爆装置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4 沈兆武;李磊;黄世华;马宏昊;翁奉权;;深水环境下聚能爆炸作用原理及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1全国爆破理论研讨会》论文选编[C];2011年
5 秦发动;刘发喜;;聚能效应机理及其在高能气体压裂中的应用研究[A];岩石破碎理论与实践——全国第五届岩石破碎学术会论文选集[C];1992年
6 李宗远;郭志强;王之贵;袁书芳;;崔庙煤矿穿层钻孔聚能爆破试验阶段效果分析[A];瓦斯地质基础与应用研究[C];2011年
7 何广沂;;聚能爆破的研究与实践[A];第七届全国工程爆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詹发民;张可玉;王兴雁;许明清;;大型管状钢结构物的爆破切割方法[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金三;张木毅;;定向断裂爆破技术在凡口铅锌矿试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矿山采选技术进展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西峰;王术龙;李哲;;岩石巷道中深孔控制爆破技术的应用研究[A];2007短壁机械化开采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勇;聚能效应在岩土工程爆破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佟强;中深孔掏槽爆破与矸石块度控制模拟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3 李清;爆炸致裂的岩石动态力学行为与断裂控制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锋;一种新型石材切割器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黄庆明;聚能爆破技术在水电站建基面水平预裂爆破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文革;煤层深孔松动爆破聚能药管装药结构的设计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4 由强;掘进武器系统的侵彻战斗部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09年
5 韦祥光;爆轰波聚能爆破的技术基础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王振宇;聚能装药对复杂板壳结构的破坏机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杨敏会;火药与炸药协同爆破的初步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0年
8 朱万刚;不同金属射流强度下破岩效果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8年
9 杜涛;某串联战斗部随进技术研究及实践[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代晓东;井巷预裂光面爆破一端封闭聚能切缝管的设计与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彬王官波;台安:发展“先导区”凸显“聚能效应”[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2 通讯员张伟民;尼勒克构建一园三区聚能效应凸显[N];伊犁日报(汉);2010年
3 孙景辉张旭光 本报记者 贾红路;清河模式的聚能效应[N];黑龙江日报;2008年
4 王玉广 李建军;河口区产业洼地显现“聚能效应”[N];东营日报;2010年
5 记者 江耀明 通讯员 杨广臣;终南山隧道:创世界纪录不是终点[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6年
6 龙艳 扬旭;从“骨头”工程抠出“肉”[N];中华建筑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王官波 通讯员 李海庆 李伟;发展“先导区”凸显“聚能效应”[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9年
8 路瑞芝;“节约无处不在”[N];中国矿业报;2007年
9 王建;“小曲调”奏出“大旋律”[N];经理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沈尚明;“东方鲁尔”走向振兴(下篇)[N];辽宁日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