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大学人文教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

龙艳  
【摘要】:重视大学人文教育成为当代全球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从人文教育的含义、大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以及大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对1995年以来我国学者的论述进行梳理,以帮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大学人文教育的相关问题,并希望对大学人文教育今后的研究去向提供一种思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韦;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讨论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04期
2 郭齐勇;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刍议[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年05期
3 龙柏会;本校举办首届国际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4 黄克剑;;价值取向与文化整体——读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J];读书;1986年09期
5 陈吕洪;目前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综述[J];大理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6 李振纲;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科学、民主和人文精神吗?——与荣伟同志商榷[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屈良金;;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思[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张慧彬;;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特点[J];学习与探索;1987年05期
9 黄新亚;论司马迁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10 陆学明;;社会·人文·审美——关于艺术本体论的思考[J];学习与探索;198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宗禹;;晋国思想特征简论[A];三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1998年
2 许祖华;;新时代的恋旧情结——闻一多的文化心态研究[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3 王筑生;;抓住机遇,推动新世纪的中国民族学走向世界[A];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4 于慧;;《喜莲》创作小结[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5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方铭;;[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7 王德华;;试论诗骚怨刺精神的嬗变[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段建海;;张载关学的人文精神[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朱光亚;李开然;;在城市的拓展中拓展传统园林艺术[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10 王畅;;市场经济与文学传统——关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的辩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军科;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3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陈立龙;法治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吴笛;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D];浙江大学;2004年
8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孙希有;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炳全;人性彰显和人文精神的回归与复兴[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蕾;信息时代的有线电视[D];郑州大学;2000年
2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亚平;论新时期文艺创作中的平民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梁海钢;审美与自由[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胡新天;美的德育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郑耀雄;试论素质教育导向的小学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福先;理工科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李波;异曲同工 相映生辉——朱践耳第六、第十交响曲的对比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9 程远;王蒙审美理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何建津;《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变迁及其人学意蕴》[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广玲;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周芳;文化名家给中学生带来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杨蓉;重塑大学教师的人文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杨健民;人文的意义[N];福建日报;2000年
5 李德顺;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定位[N];光明日报;2000年
6 成银生 朱庆;大学人文教育重在培养人文精神[N];光明日报;2000年
7 江建文(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三个“代表”与人文精神的重建[N];广西日报;2000年
8 国防科大人文与管理学院 张炳延 张伟超;在政治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培养[N];解放军报;2000年
9 方眉;建设生态 保护环境 中国西部开发的重大战略[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10 宫希魁 戴学章 曲真儒;人文精神:现代化城市之魂[N];辽宁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