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自觉图存”的民俗学术实践——以重庆中国民俗学会为中心的讨论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重庆中国民俗学会,继承和延续了20世纪30年代重庆地区中国民俗学会四川分会,以及杭州中国民俗学会的学术传统和社会责任。作为特殊时期、特定地区的民俗"遗珠",重庆中国民俗学会在学术研究、学科建设以及组织建构等方面成绩斐然。重庆中国民俗学会组织中关于"中国"概念的出现和沿用,意味着学会从一个学术型机构,向具有代表性的社会型团体过渡。20世纪40年代重庆中国民俗学会的创建及发展,体现了中国民俗学的强韧生命力,标志着中国民俗学从自发的研究到"自觉图存"的学术转向。
【相似文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