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与不变:辽东山区村落民俗变迁与俗制厘定——兼论民俗的本质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生产技术革新引起辽东山区村落民俗的巨大变迁。随着农耕技术的推广,农耕生产方式、民众日常生活模式及节奏等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民俗生活发生变化的背后,当地民众始终凭借自己对特定生存空间的认知与理解,在积极的适应中寻找适宜的应付变化的策略与手段,从而使日常生活在"变"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不变"的生存逻辑与生活规则。这种总是可以为特定群体提供最合宜、最有效的生活方式的服务性特性,正是民俗本质的体现。
|
|
|
|
1 |
刘凡;;民俗的生产与消费——民俗变迁的经济学视角[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