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煤田地震新技术研讨班

蒋士钧  
【摘要】: <正> 地质局与中国矿业大学测物系于1988年5月30日~6月18日在中国矿业大学举办了“煤田地震新技术研讨班”。邀请中国地质大学、地矿部4位专家和本系统开拓新技术的10名地震工程技术人员,对12个专题进行了讲授、讨论、咨询。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云波;彭红玲;;矿井多波多分量地震超前探测原理与应用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4期
2 ;新技术解除煤矿瓦斯威胁[J];科学大众(中学生);2011年09期
3 罗文刚;苗中科;;Google Earth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可行性探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4 韩欢;蔡穗华;牛宏轩;李星;刘安平;;理想状态下电缆在海水中运动轨迹的动态模拟研究[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3期
5 刘朝阳;;浅析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节能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6 木塔力甫·玉苏甫;;浅谈新技术在冷却塔系统中的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7 雷蕾;印兴耀;张厚淼;;孔洞性介质地震散射波场正演模拟[J];特种油气藏;2011年03期
8 杨博雄;柳林;秦前清;;基于形态小波的地震数据压缩方法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7期
9 龙云;;建筑节能施工新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10 周仕宏;代伟明;王新宇;陈实;黄栋;;从428XL的最新发展看地震勘探采集趋势[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1 许德才;马丽;贺正东;;高精度地震勘探的主要环节[J];陕西煤炭;2011年03期
12 金崇正;陈志军;;沉管预制钢砼扩底桩取土新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13 罗仁泽;黄元溢;唐涛;;基于最小二乘法优化系数的傅里叶有限差分偏移[J];天然气工业;2011年08期
14 乔文卿;;二维地震在找煤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
15 邵伟;;浅析生物质气化技术[J];科技资讯;2011年23期
16 沈鸿雁;李辉峰;苏海;;地震仪器认识与多次覆盖地震数据滚动采集实验方案优化[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1年02期
17 蒋兴义;孔祥惠;;测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运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6期
18 胡植涛;;浅谈煤矿测量工作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19 杨正华;朱光明;袁伟;;六种岩性海底地震波透射能量AVA特征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1年04期
20 ;新技术能实时监测单个细胞间相互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钟霖;陈守庄;;复杂地形地区陡倾斜界面地震勘探新技术[A];1993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李秀荣;孟宪德;;反射点离散性对山区地震勘探的影响[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3 王丹;;陆上水域地震勘探采集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马骋;江耕;熊剑平;贾惠波;;大型地震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发[A];第八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王庆海;华东一;戴呈祥;;金属矿地震勘探技术探讨[A];1992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刘银斌;吴如山;李幼铭;;井间地震勘探中地震波的传播和散射[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胡天跃;;一种有效消除多次反射波的方法[A];1997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王培茂;刘财;;地震勘探中联合数据压缩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周继宏;姜义亭;黄文新;;地震勘探及声波测井物理模型实验系统[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10 姚陈;陈祥国;;地震勘探发展与三维矢量波场[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朝元;薄煤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周陆扬;辽河油田水陆过渡带高精度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吴宁;基于Trace变换理论的地震勘探资料面波及随机噪声消减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马仁安;基于微机的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5 纳拉卡;海运中人为因素与新技术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姜修道;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地震资料采集处理与综合解释[D];长安大学;2004年
7 岳延波;渤海湾盆地月海合作区块地震高分辨率处理与解释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8 陈金鹰;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传输体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9 郁专;石油勘探中的惯性传感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王典;地震勘探几种数字新技术及其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国磊;煤矿盗采监测系统的示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段卫星;山地地区地震勘探采集与处理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李瑞强;煤矿采空区的地震波场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4 王晓辉;地理信息系统在地震勘探及油井管理中的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5 潘树林;地震资料采集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玉英;地震勘探信号降噪处理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年
7 王福宝;胜利物探地震勘探施工技术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金念;夯击震源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吴树奎;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D];浙江大学;2008年
10 郗昭;黄土塬区地震波场的数值模拟与实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洪谦 马琳;叙利亚地震勘探连中两元[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于银花 朱华;中原油田中非B区地震勘探项目过半[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张长杰;勇攀新高峰[N];中煤地质报;2011年
4 商阵英 李强;一局物测队地震勘探实现新突破[N];中煤地质报;2009年
5 张长杰;党员面前无难事[N];中煤地质报;2011年
6 陈怡;中国亟需地球物理学家[N];上海科技报;2007年
7 高海军 唐晓东 邹奋勤;地震勘探工作全面铺开[N];中国石化报;2003年
8 李静 李维然;提高地震勘探资料质量[N];中国石化报;2008年
9 甘露 王海瑞 王志强 卢熠;西北油田启动今年地震勘探项目[N];中国石化报;2010年
10 记者 马永通讯员 吕青莉;东方物探多项测量新技术应用到地震勘探[N];中国石油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