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投稿 | 论文排版

基于“引洮供水工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骆进仁  钱晓东  杜立钊  宋结焱  郭超利  郭聪  
【摘要】:干旱长期困扰着以定西为代表的甘肃中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为解决中部地区人畜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各界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备受关注的"引洮供水工程"终于开工建设。本论文以水为纽带,探讨基于水资源变更的区域社会、经济及相关利益结构的调整思路,以期构建和谐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向华龙;沈珠江;;论营造高原过水湖泊——新若尔盖湖[J];科技导报;2005年12期
2 瓦可拉夫·科拉夫;于天一;;捷克斯洛伐克长距离调水工程[J];海河水利;1983年S2期
3 孙建峰;调水工程实际供水达不到设计规模的原因分析[J];海河水利;2002年06期
4 郭晖;陶李;;对大型调水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思考[J];人民长江;2007年06期
5 吴仲坚;;美国西部大规模调水工程的若干启示[J];海河水利;1987年02期
6 周斌,吴泽宇;调水工程渠道运行控制方案设计[J];人民长江;1999年04期
7 杨飞;于永海;徐辉;;国内梯级泵站调水工程运行调度综述[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6年04期
8 林军;;伤口还是丰碑:世界调水,在摸索中前行[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07年11期
9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福清闽江调水工程峡南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的批复[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2007年36期
10 韩宇平;郭卫宁;;我国调水工程生态补偿机制初探[J];中国水利;2008年12期
11 安国庆;贾良清;李堃;;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5期
12 ;我国启动调水工程挽救国际重要湿地[J];水工业市场;2011年07期
13 杨贵生;;黄河志编纂委员会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J];人民黄河;1983年05期
14 刘富亭;;“卫千”引水工程竣工[J];海河水利;1987年06期
15 戴英生;黄河泥沙问题与下游防洪的战略对策[J];人民黄河;1988年01期
16 许克钜;浅谈跨地区调水工程的投资分摊计算问题[J];山东水利科技;1994年01期
17 徐书森;黄河流域水电资源开发的建议[J];中国水利;1996年12期
18 贺海挺,吴剑国,张爱晖;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8期
19 陈希媛;曹晓云;;黄河流域水污染状况及治理对策[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0 姚兴华;王晶;;黄河防洪减灾工作浅议[J];民营科技;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万铨;;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在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地位和作用[A];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1999年
2 李玉洁;;黄河流域农耕文化述论[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3 喻权刚;郑新民;马安利;穆胜国;董亚维;;“3S”集成技术在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探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4 王清连;张金宝;鲁玉贞;胡根海;李成奇;张志勇;付远志;;双价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百棉1号[A];中国棉花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王会肖;蔡燕;;黄河流域干湿状况变化特征[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童国庆;孙丽娟;;澳洲水权状况对黄河水资源管理的启迪[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7 杨爱民;王浩;周祖昊;严登华;;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A];中国水土保持探索与实践——小流域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吉峰;刘萍;范昊;;黄河流域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杨特群;饶素秋;陈冬伶;;1951年以来黄河流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10 闫虹宇;;制定《黄河法》的必要性及立法构想[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雪;水权银行的建设与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2 杨永坤;黄河流域农业立体污染综合防治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3 吕玉华;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牧系统耦合及相悖的机理及效应[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4 张永;西线调水工程运行调度的生态环境影响风险评价与规避[D];天津大学;2012年
5 刘学录;河西走廊山地-荒漠-绿洲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与系统耦合[D];甘肃农业大学;2001年
6 何绍福;农业耦合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明海;项目团队效能成熟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李敏纳;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9 张远;黄河流域坡高地与河道生态环境需水规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梅清;梯级调水系统瞬变流分析及优化调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顺祥;现代通信技术在水利调度系统中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2 夏自兰;基于水土保持背景下的农业产业与农业资源系统耦合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3 何鹏;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水环境累积影响评价[D];河北工程大学;2012年
4 段磊;黄河流域陕西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及其解析[D];长安大学;2004年
5 袁春阳;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刘守勇;胶东调水工程水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陈岩;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张循;周秦间孔门私学组织的成立及其在黄河流域的迁变[D];四川大学;2004年
9 伍秋鹏;黄河流域史前动物雕塑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李卫;建行定西分行绩效考核体系改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申尊敬 陈俊 谭飞;黄土地上的无字丰碑[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2 本报记者 鼎文;甘肃定西:“中国药都”以中药促经济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9年
3 记者 赵全福 刘瑾;国家发改委向定西捐赠10万支节能灯[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4 记者 白德斌;甘肃定西马铃薯中医药两大产业园挂牌成立[N];甘肃日报;2010年
5 记者 贵荣;定西交运集团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全年各项任务[N];定西日报;2008年
6 全国政协委员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周宜兴;从定西的变化看增加农民收入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朱红霞;软实力到大产业[N];定西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晓海 通讯员 张晓菊;定西之行:在贫瘠的土地上绽放希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9 全国政协常委 农工党中央副主席 陈勋儒;滇中调水工程应纳入“十二五”规划[N];人民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宋振峰 通讯员 卢一湖;为民勤绿洲送去滔滔黄河水[N];甘肃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