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对量子点装置中Fano效应的影响
【摘要】:考虑一个将点接触接入到单量子点体系中的装置,利用此装置可以监测到点接触的测量对量子点体系的影响。我们利用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对体系进行了数值计算,发现无论量子点与两边导线的耦合系数是否对称,点接触与量子点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都可以改变体系的透射曲线,甚至还可以控制Fano线性的产生和消失。
|
|
|
|
1 |
张亚民;;微波场作用下碳纳米管量子点耦合器件的介观效应[J];四川兵工学报;2010年01期 |
2 |
穆惠英;张雪梅;张晓媛;高洪潮;李丽欣;王立屏;;人造双原子分子的自旋极化电子输运[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
3 |
琚鑫;郭健宏;;点间耦合强度对耦合量子点系统电导及AB效应的影响[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
4 |
王夏灵;秦志杰;陈志高;黄志高;;Hartree-Fock近似下参数量子泵的电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5 |
;海外之窗[J];河南科技;2001年07期 |
6 |
蔡惟泉;量子点使单个光子定位[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1年08期 |
7 |
李朝霞,李作宏;单量子点体系极化电子的输运[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4年02期 |
8 |
张胜坤,蒋最敏,王迅;自组织生长锗量子点的库仑荷电效应[J];物理;1998年11期 |
9 |
;发光材料、荧光材料[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3期 |
10 |
冯金福;正常金属-量子点-超导系统的共振隧穿[J];常熟高专学报;2004年04期 |
11 |
王立国,丁朝华,肖景林;抛物形量子点中弱耦合极化子的性质[J];发光学报;2004年06期 |
12 |
陈枫,封松林,杨锡震,王志明,汪辉,邓元明;InAs自组织生长量子点的电子俘获势垒[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1997年04期 |
13 |
汪兆平,韩和相,李国华;自组织生长的量子点结构及其光学特性[J];光散射学报;1997年01期 |
14 |
;量子点激光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98年06期 |
15 |
刘益民,李小珠,黄钢明;磁场和杂质对二维3电子量子点基态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16 |
;我国量子点研究取得新突破量子点激光器制出[J];新材料产业;2003年10期 |
17 |
汤乃云,陈效双,陆卫;InAs/GaAs量子点的静压光谱压力系数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5期 |
18 |
Christina Nickolas;;量子点技术揭示DNA序列[J];今日电子;2006年02期 |
19 |
;量子点光开关[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8年01期 |
20 |
;全彩色量子点显示屏闪亮登场[J];少儿科技;2011年04期 |
|